贵港新闻网讯 9月13日,记者走进平南县大鹏镇景华村,只见该村四面环山,一眼望去,巍峨的山峰在绿树环绕下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一栋栋富有岭南建筑风格的房子有序地排列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最近,该村获评为2021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近年来,景华村依托自身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盆景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实施“党建+旅游+产业+农户”发展模式,突出抓好乡村“形、实、魂”,在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上下足功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
抓好风貌塑“形” 打造宜居环境
景华村坚持以“人与自然共生”“传统和现代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生活、旅游休闲空间,持续推进村庄建设与景区自然山水风貌协调。根据村庄房屋现状,打造一批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的村屯农房风貌,形成自梧柳高速大鹏出口至景华村北帝山旅游景区公路沿线长约6公里,共有1500栋岭南建筑风格的鹏山旅游风貌示范带景观,农房分布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独具瑶乡特色。该村还将乡村风貌与盆景艺术结合,在村庄公路沿线开展绿化美化活动,打造“盆景艺术”村,做到点上有精品、线上成风景,形成了村中有森林、屯中有古树、屋上有盆景的特色,全村绿化率达90%以上,以点带面,绿化美化村庄。
推动产业做“实” 促进村强民富
该村充分发挥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景华模式”,推动产业振兴。依托盆景产业、北帝山景区、瑶族文化风情等资源优势,推行“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以及融合漂流探险、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康养、观光度假和登山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发展格局,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旅游带动,促进本村茶叶、八角、竹笋、盆景、杉树等农业的加快发展,打造富具大鹏瑶山特色的土特产品牌,并催生了一批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形成了北帝山旅游、盆景、“香辣苦”风味土特产、民宿农家乐“四大支柱”特色产业,有力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大鹏高速路出口至北帝山景区沿线新开民宿5家,餐饮农家乐16家,便利店、修车店等其他类型商铺10间,盆景园8家,增加就业岗位350多个。
注重文化铸“魂” 培育淳朴乡风
该村筹措资金,投资300多万元打造占地1680平方米的同心文化广场,建设历史文化宣传栏、文艺舞台等服务硬件设施,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的场所,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开展文体活动场地。同时,整合文化资源,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心文化广场、篮球场等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牛歌戏展演、舞狮表演、公益电影展映等群众乐于参与、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等评选活动,有效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
如今的景华村,环境更美了,乡风更文明了,村民的口袋更鼓了,北帝山成为平南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盆景产业品牌越来越闻名国内外,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