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我市以培育文明家庭、传播科学家教、弘扬文明家风为重心,以抓牢党员干部群体、典型模范培树、基层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搭稳清廉家庭建设“角架”,推动清廉家庭建设持续运行机制,以家庭清风促进清廉党风,涵养社会清朗新风气。
培育文明家庭,培树典型模范,搭实清廉家庭建设的“底架”。我市深化“最美家庭”系列寻找活动,把清廉要求作为文明家庭寻找的重要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培育模式,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开展“星级文明户”“百孝之子”“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清廉之家”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评选群众身边的优秀家庭和成员,使之学有榜样,形成家家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年内揭晓市级“最美家庭”和“最美清廉家庭”30户,确定“廉洁家属”“最美媳妇”“最美婆婆”110人。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以上“最美家庭”“五好家庭”112户。组织部门把家庭美德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联合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家访机制,全时段、多维度、全方位考察干部。近年来,有两户家庭荣获广西“文明家庭”和全国“五好家庭”的称号,两户家庭的主要成员均被提拔为处级领导干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和家属共同签订“清廉家庭承诺书”,有力地夯实清廉家庭“底架”。
传播科学家教,用好党建平台,搭稳清廉家庭建设的“支架”。我市依托新媒体优势,持续三年运行“让爱住我家”家庭教育电台栏目,于每周六播出专家访谈1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向广大家庭传播科学家教知识,截至9月3日共播出节目159期。在全市创建4个广西家庭教育示范点和1个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组建贵港市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开通广西首个家庭教育服务热线,为家庭提供多元化服务。开展“父母成长计划”、家风家教大巡讲2049场,受益家长10万多人。紧扣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契机,联合法院率先成立市、县(区)、乡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7个。同时指导两所小学率先在教育系统成立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站,为儿童及家庭提供科学家教知识普及、一对一开展家庭辅导服务,促进家校共育工作。将清廉家庭建设与“党建联盟”“先锋集结号”“红色一家”“邻里党建”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融合推进,搭建“党建联盟微社区”互动平台130多个,开创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廉洁共建的清廉家庭建设新模式。
弘扬文明家风,线上线下齐发力,筑牢清廉家庭建设的“骨架”。我市以“荷姐姐说”电台栏目为宣讲平台,来自市、县(区)、乡三级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组成“荷姐姐”成员,主动申请加入栏目,讲述革命家、历史名人、身边家庭的清廉家风故事,在全市形成深厚的宣讲氛围。在《贵港妇女》微信公众号开设“清廉家庭 示范先行”和“清廉家庭 荷城共建”宣传栏目,重点宣传我市各机关各县(市、区)清廉家庭建设的经验做法。市妇联联合市纪委、监委在市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开展为期一年的清廉家庭宣传标语展播。培树市直单位清廉家庭建设示范点3个;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中的清廉因素,推动县(市、区)打造本地化的“家风廊”“清风廊”“家风馆”等基层家风宣传教育阵地20个,营造“崇廉敬廉”的廉政文化氛围。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干部职工和家庭接受廉政教育和爱国爱家文化熏陶。以活动聚民心,通过开展“童心向党 传承家风”亲子诵读、“颂党恩 传家风”红色家风故事宣讲、“清廉教育进万家”、清廉家庭建设主题征集、征文比赛、书画展等活动,积极弘扬清廉文明家风,将清廉家风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