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好我的丈夫,希望他好好活着,一起见证小孙子健康成长。”家住港北区广汇·东湖城小区的彭丽霞说。年近六旬的彭丽霞已照顾瘫痪丈夫十余年,擦洗按摩、端茶送饭、不离不弃;同时,作为一名党员、人民教师,她从未因照顾丈夫而懈怠自己的本职工作。
近日,我市“摄影进万家 温暖全家福”摄影公益活动志愿者走进彭丽霞家里,了解她在逆境中坚强生活的故事,用照片记录美好感人瞬间。
彭丽霞家中客厅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摄于1988年11月的老照片,照片中彭丽霞夫妇抱着儿子周剑笑容满面,眉宇间皆是幸福。彭丽霞1987年与丈夫相识结婚,次年9月儿子出生,一家三口生活其乐融融。2010年,彭丽霞丈夫突发疾病,嗓子逐渐沙哑至不能发声,后来又出现肌肉萎缩等症状,2013年失去行动能力,每天只能在轮椅或者床上度过。
每天清晨5时30分,彭丽霞便起床,来到隔壁房间确认丈夫的情况,然后开始准备早餐,迎来新一天的忙碌。这是十余年来彭丽霞照顾丈夫养成的习惯。翻身、喂食、搬上轮椅、出门散步……彭丽霞无微不至护理丈夫。
10时30分,彭丽霞手机闹钟响起,她关掉闹钟,起身给丈夫喂水,顺便帮其活动筋骨、擦手。“我每天设置定时闹钟,预防自己做其他事情入迷,忘记时间。”彭丽霞说,天气好时,她会带丈夫下楼晒太阳,儿子只要在家都会一起分担照顾。“2019年,我第一次来家里吃饭,婆婆和丈夫也是这样细心照顾公公,我确实被感动到了。”儿媳妇黄小良告诉记者。
1999年,彭丽霞到覃塘区石卡镇陆村小学担任语文老师,2019年退休。丈夫生病后,彭丽霞便开始了学校、家里两头跑的紧张生活。学校距离家里约17公里,彭丽霞每天骑着一辆两轮电动车往返,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从不迟到。“冬天骑车特别冷,但我一直是第一个或是第二个到学校。”彭丽霞说。
清晨5时30分起床,深夜12时左右上床睡觉,这是彭丽霞未退休前的作息时间,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兼顾工作,备课、教学、参加学校党日活动,从不缺席学校的工作。“我是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彭丽霞笑着说。
彭丽霞捧着家里的相册跟摄影志愿者分享每张照片的故事,往事涌上心头,她的眼睛忽然湿润起来。“这么多年也想过放弃,但是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有学校和社区、邻里的帮助,日子也不是很难过。”彭丽霞深有感触地说。
活动最后,摄影志愿者为彭丽霞一家拍摄全家福。照片中,儿媳妇黄小良抱着孩子,白白胖胖的小孙子调皮地笑着,爷爷恰好与他对视,彭丽霞与儿子面带笑容瞧着爷孙俩对视的模样,这温馨和谐的一幕被定格下来。“我现在退休了,可以全心全意照顾丈夫了。”彭丽霞抚摸着刚打印出来的全家福照片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