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见效

2022-08-1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记者谭彩珍 通讯员罗宇萍   网络编辑:何美凡  

贵港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6.3%。

强化整改,不断巩固脱拓展贫攻坚成果。我市全面落实国家考核评估反馈广西问题整改,组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大督查、促整改”专项行动,以督促改,全面自查自纠,健全防贫动态监测机制,全市累计认定防返贫“三类对象”7508户28558人,帮扶措施落实率达100%,完成风险消除3091户12705人。持续调整完善县级“5”、村级“3”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帮扶产业,助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强化就业帮扶,累计组织17.7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市285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2180人脱贫劳动力就业,乡村公益性岗位共安置6320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劳动力。持续推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已开工危房改造591户,竣工195户,竣工率31.45%。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已完工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50处。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市易地搬迁群众累计参加培训1376人(次),实现有劳动力及劳动意愿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立足特色,发展高质量农业产业。我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22.69万亩,蔬菜产量119.16万吨、同比增长4.2%;水果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24.9%。现代生态养殖快速发展,其中生猪出栏201.14万头,同比增长9.4%;肉牛出栏9.35万头,同比增长8.61%;肉羊出栏3.77万头,同比增7.49%;稳步推进荔枝、龙眼特色产业发展,上半年完成品改面积6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68%。以“全国最大穿心莲产区及原料集散地”为依托,创新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今年,中药材新增种植面积13.65万亩,预计产量3万吨,同比增长14.07%。围绕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目标,持续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全市建成稻虾田面积约7.55万亩,已投放虾苗面积约7万亩、175万公斤,成品虾产销约750万公斤、产值4.35亿元以上,稻虾产业成效初显。坚持项目引领,持续优化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全市实施项目1453个,总投资16.5亿元,开工率100%,排名全区第一,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已到账衔接资金9.85亿元,其中实施稻虾、肉牛、肉猪、中药材、智慧农业等产业项目204个,财政衔接资金共投入5.2亿元。

聚焦重点,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我市积极申报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实施项目,落实扩大农业农村项目有效投资,上半年全市完成投资约146.37亿元;完成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和14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累计开展编制村庄规划86个。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厕所摸排“回头看”,厕所改造1100户,整治4条黑臭水体项目,6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全部开工,实现全市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全覆盖,收集到的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加快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目前,已开工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955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公路“三项工程”建设,开展4个乡镇的二(三)级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327万元;开通行政村5G基站37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2.5%。数字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社区)覆盖率41.66%。

突出实效,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我市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创新启动乡镇基层党建“对标联抓工程”,抓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选派1151名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强化自治基础,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扎实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建设,在10694个自然村(屯)组建推广“一组三会”自治模式。培育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村镇创建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