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林彩群老人和清湖边的百年故事

2022-07-2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苏忠全   网络编辑:周霞  

贵港讯 千年古城贵港市往西南约十公里便到达覃塘区石卡镇,在清湖边上群山环抱的凤思村凤凰屯,居住着一位身形高瘦、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林彩群。今年2月18日,我们慕名寻访,刚到她家中坐定,老人的小儿子便递上老人的身份证,上面写着:林彩群,女,1921年7月15日出生。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此长寿的老人,会有怎样特别的人生经历呢?

今年101岁的林彩群老人身着花色卫衣,头戴蓝灰拼色棉纱帽,露出丝缕银发,脸色红润,声音洪亮,目光炯炯有神。听说有客人来访,老人从里屋慢慢走出来,脚踏棉拖,神态安然地坐在沙发上,跟大家讲述清湖边的百年故事。

滔滔郁江,自坭湾村西入境,途经坭湾村、江南村、白沙村、樟竹村,由陆村北出,在石卡镇境内长30千米。清湖,就像一只巨大的冬瓜,横卧在郁江边,其中凤思村、翰卢村、坭湾村、江南村、下棍村等村屯就散落在清湖周边。湖泊里的水经常青白分明,把这只“大冬瓜”分成半截碧青色,半截浊白色。

清湖边人杰地灵。清湖边的都蕴村出过清代武进士甘其卓。据光绪《贵县志》记载:“甘其卓,字刚毅,怀西里人(当时贵县称怀城),乾隆乙丑武进士,貌魁伟,有勇略,简云南守备,擢参将,积功迁副将,记名提督,移师入川平乱,寻调热河防边,阵殁,年五十。”“现如今,甘其卓的墓葬就在石卡都蕴村……”百岁高龄的林彩群老人讲起清湖边的传闻轶事,仍巨细能详,思路清晰,令人敬佩。

林彩群老人原是覃塘区石卡镇万塘村寺岭屯人,年轻时经人介绍嫁给本镇凤思村凤凰屯黄世焕老人(已故)为妻,与丈夫一共生育了四男三女。黄世焕是石卡镇石卡街上一个戏剧团的成员,每逢节庆,该剧团经常被邀请到周边十里八村演出,十分有名气。谈及爱人黄世焕,林彩群老人眼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他戏唱得可好了!”

“解放前,咱穷人可真是苦啊。”说起过去,老人讲起解放前的悲惨故事。1944年寒冬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朔风乍起,日本鬼子又入村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时,村民每家每户常常得准备好一辆人力车,用以拉锅碗瓢盆、粮食、棉被等家当进山,躲避日本鬼子烧杀抢掠。“那时的日子比黄连还苦啊!”说到这,林彩群老人忍不住掉下眼泪。

“安稳的日子是从解放后才开始。”林彩群老人容颜渐开。

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为了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非常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大量山塘、水库、大坝、水渠等在那个年代开工修筑。“那时候,大家劳动热情都很高,说干就干!”林彩群老人说道,大家白天忙生产队的农活,下午或者傍晚时分就参与到堤坝水库的修筑工作中,虽然工作量显著增加,但是一想到能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能创造更好的生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出工,每个工地都是热火朝天。

经过大家的努力,没多久,清湖中间就建起来一条堤坝,堤坝上又建成一条从郁江高岭头泵站引水的水渠。从此,清湖就被一分为二,湖两岸草木葱茏,风景优美,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农田也都有了用水保障。

石卡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沛,是贵港市重要的甘蔗产区之一,种植甘蔗和水稻一度是该镇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劳苦大众翻身当家作主人,林彩群也成为人民公社社员。每到甘蔗收获季节,社员集体出工,将甘蔗砍收后用人力车转运到白沙村附近郁江边上的码头过秤,再用人力肩挑背扛下码头装船,通过郁江水路运到糖厂加工。

那时候,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天没亮林彩群就起床,用手推磨将前晚浸泡好的玉米磨成糊,再煮成可供一家老小果腹的玉米稀粥,然后赶紧拾掇一下劳动用具,一路小跑跟上其他生产队员一起出工;到了傍晚太阳下山收工回到家,再将一家子的晚饭安排好,把小孩洗浴干净哄睡后,又和生产队员一起出夜工铲草皮,烧灰堆肥供开春播种使用。

虽然日夜劳作,但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生产队里收获的粮食分配到各家各户后也不够吃。好在聪慧勤劳的林彩群总能找到一些诸如南瓜、木薯、芭蕉之类的食物供七个小孩填肚子,再艰难也要让小孩先吃饱,就这样把七个小孩都拉扯大了。“苦是苦啊,但比起解放前的颠沛流离,这点苦算得了什么?”老人慈爱地望向旁边坐着的小儿子说道。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亲身经历国家从贫困走向富强,林彩群老人感慨万千:“种田不用交公粮,还有补贴;小孩读书不用交学费,看病有医保;家家户户住上新楼房,走在路上鞋不沾泥;现在老了,还有‘老人钱’领,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林彩群老人所感慨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是党委和政府为民谋福祉的一件件实事好事。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覃塘区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交通、沿江三大优势,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推动教育、工业、农业等产业集聚,乘着“一江一路两园”的建设大势,社会经济、文化和民生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十三五”时期,覃塘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20年达到2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排广西各县(市、区)前列。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覃塘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截至2020年底,全区4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9760户41796人全部脱贫。覃塘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等次。

清湖的水更清更甜更美了,党的惠民政策让像林彩群这样的普通人家过上安稳富足的小康生活。林彩群老人告诉笔者,如今七个儿女都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生活都很稳定,也都当爷爷奶奶了。林彩群老人孙贤子孝,四世同堂,吃穿不愁,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