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袁大姐。”“哎。”6月10日上午,港南区爱助义工协会工作人员走进袁大姐家,简单寒暄几句话,就忙开了:烧水、收拾房间、拆洗衣被……
这是我市开展困难家庭关爱服务活动一个镜头。据悉,从去年开始,市民政部门陆续以各种形式对困难群众特别是特困老人、残疾人、孤儿开展关爱服务,通过“物质+服务”形式,开启社会救助新模式。
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里。今年春节,全市共慰问困难群众4682人,解决问题23个,赠送慰问金及衣被粮油等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03万元。针对去冬今春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偏强,且受疫情影响,部分困难群众收入下降等实际困难,市民政部门开展全面排查,在发放基本生活救助金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发放春节临时救助金280.14万元,关爱特困老人、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众16010人,让困难群众过上温暖祥和的新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对困难群众特别是失能人员提供更专业规范的居家生活照料、访视、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乡镇级社工站43个,各个社工站共对3708名困难群众进行信息采集,并开展访视等关爱活动。对有意愿集中供养的特困供养人员,则安排在养老机构,提供24小时的照料服务。目前全市共有1071名特困供养人员安排在各级公办民办养老机构。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参与关爱活动。袁大姐家住港南区木格镇东坡村,今年50多岁,是名手脚行动困难的残疾人,丈夫已过世,孩子在外读书,自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长期以来家里很脏很乱,一天难得出门一次,出门难得见一次笑脸。
了解该情况后,港南区爱助义工协会把袁大姐列为关爱对象,每月定期组织义工到她家开展服务,给袁大姐理发、洗澡、洗衣被、整理房间,带去食材给袁大姐做一餐饭,陪袁大姐聊天等,给这个困难家庭带去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帮助,大大改善袁大姐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袁大姐终于露出久违的笑脸。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月,港北、港南、覃塘三区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先后对564名困难群众开展关爱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