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场景驱动、打造标杆示范、加速生态集聚三大关键举措,全力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助力构建更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出行生态。
在生产制造环节,我市积极引入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机器人,借助自动化焊接、装配等工艺,有效降低人工操作误差,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运用机器视觉、传感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和整车进行自动检测与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以爱玛、绿源等工厂为例,其采用数控切割、智能焊接、自动喷涂等自动化设备构建高效组装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日产电动车1000多辆,智能化生产优势凸显。
我市鼓励企业积极采用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打造离散型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中,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的“管材加工岛与人工智能”项目,以及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的“基于MES系统管控以及数智化设备的协同制造”项目,凭借突出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示范。
为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我市注重引导形成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一方面,整车生产企业加强与园区内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把控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另一方面,多家企业与广西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产业生态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