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小”包裹里的“大”经济

2025-09-1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姜佳坤  

一条条运转的分拣线,一辆辆疾驰的快递车,一件件如约抵达的包裹……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一头关乎民生福祉、一头牵引经济发展,既是感知民生幸福的“温度计”,也是洞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今年上半年,我市快递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上半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6.73亿元,快递业务量达5261万件,同比增长44.85%,排名全区第三;872.48万件服装、443万件木制品、1039.9万件生活用纸等贵港优质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源源不断走向全国、销往世界。

智能化赋能

“小包裹”跑出“加速度”

清晨5时许,天色还未大亮,位于西江产业园的贵港市安邦速递有限公司分拣中心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在此汇聚,在高速运转的智能分拣机上有序“流动”。30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操作智能分拣线,有的将车上货物搬至传送带,有的处理“异常件”,卸货、扫描、分拣、装车等环节紧密衔接,人机配合有条不紊。

“2019年,我们投入180万元购置这套自动分拣设备,分拣效率至少提升60%。”贵港市安邦速递有限公司副经理农绍金指着智能分拣机介绍,“目前,分拣中心日均处理快递5万件,即便过年期间订单量大幅增长,这台分拣机也能从容应对,员工无需再上夜班。”

跟随农绍金的脚步,记者来到智能分拣机旁。“我们每天分早班、下午班、傍晚班,共进行3次分拣,晚上8点,员工全部下班。”农绍金介绍,物流车内各式各样的包裹,被伸缩机的传输带“接”出后,经自动扫描便送向智能分拣机,后续分拣工作全由这台设备独立完成。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分拣设备入口处安装的专业相机会实时抓取并识别快递包裹上的条形码信息。包裹经传输带运送至下料口后,精准落入标注不同地址的格口。据了解,这200个格口分别对应不同的社区、街道、乡镇与村屯,快递小哥在格口旁取货装车后,即可直接前往目的地派送。

末端派送作为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服务效率与群众体验。在贵港中通快递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几辆无人配送车停靠在快递车旁。该公司经理韦晓表示,近年来快递业务量逐年攀升,传统配送常受交通拥堵、人力不足等问题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公司今年购置了3辆无人配送车。

据介绍,这些无人配送车已通过科学测试,具备智能识别障碍的能力,且能“不知疲倦”地持续作业。虽体型不大,但其每日可轻松完成1500件快递的运送任务,不仅能降低30%的物流成本,还可缩短每日派送时间2小时,有效提升了末端配送效率。

为解决小区居民快递无处寄存的难题,我市引入了24小时智能快递柜。居民取快递时,只需在电子屏上输入取件码,对应的快递储物格口便会自动开启,整个取件过程快捷高效。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投用的24小时智能快递柜格口数量达2.3万个。

融入产业链

“小包裹”连接“大市场”

每天上午9时,运输纸品的大货车驶入贵港高新区粤桂循环产业园。贵港市金叶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着打包、装箱、封口、贴单、发货,一箱箱生活用纸装车后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公司月均生产生活用纸300吨,借助电商平台,每天向全国各地发货2万件。”该公司经理陆艳超表示,选择在粤桂循环产业园投资建厂,契合企业发展战略与投资方向。这里资源、区位优势显著,贵港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在园区设立云仓、引进快递分拨中心,为纸业电商企业提供更便利优惠的服务,既提升电商配送时效,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不远处的广西清云纸业有限公司,4台造纸机开足马力,10条先进的抽纸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行。一卷卷原纸经压花、切割、包装等工序,加工成一包包日用抽纸。“公司日均产能达60吨,其中35%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该公司生产经理周嘉涛介绍。

图为贵港市金叶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全媒体记者姜佳坤摄

为推动造纸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实现集群化发展,我市大力推进现代纸业配套设施建设,已建成后加工中心、展示(电商)中心,搭建云仓平台并投入运营,推动产业园区蒸汽价格降低30元/吨、工业用水价格下降1元/立方米、物流价格降低100元/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上半年,1039.9万件生活用纸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小包裹”连着“大市场”。在我市加快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快递业不仅仅是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者,而是逐渐向产业链深度延伸,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每天夜幕降临,桂平市木乐镇的兴旺市场快递中转场便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卸车、收件、核验、入库、分拣、装车……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

据了解,木乐镇电商市场主体有630家,日均寄递量3万票,电商销售年均超5000万套,带动电商就业约3000人,涌现出篮神体育、闪鹰体育、润跑体育、叁唐体育等知名电商品牌。木乐镇快递品牌取得经营许可网点有邮政、顺丰、京东、德邦、中通等9家,其中,分布在木乐镇上的快递网点有分支机构3家、末端网点19家。服装电商日均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约1万票,部分快递品牌企业日均业务量在3000票左右。

近年来,我市鼓励快递企业深度嵌入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向服装、造纸、轻工、医药等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扩展,打造差异化服务模式,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快递+产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135.21万件,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40.58%。

服务乡村振兴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初秋时节,暑气渐退。在平南县安怀镇石硖龙眼示范基地,安怀村村民韦家辉与妻子手持剪刀,娴熟地将枝头的龙眼采摘下来。这些刚离枝头的鲜果将快速送往集散点,经分装、预冷、运输等环节,发往全国各地。“我家果园有30亩左右,今年石硖龙眼收成约5万斤。”韦家辉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

石硖龙眼是平南县第一大水果产业。今年,该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总产量18万吨、产值16亿元。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快递物流体系的支撑功不可没。

在平南县新益村石硖龙眼邮政收购点,邮政快递车源源不断驶来。皮薄肉厚的龙眼被装入印有“平南石硖龙眼”标识的泡沫箱,铺上冰袋后,迅速搬上邮政快递车。“以前要忙到下午4点左右才能收工,现在邮政把车开到果园,上午11点就能收工回家。”韦家辉笑着说,物流链延伸到果园,不仅缩短了龙眼从采摘到发货的时间,还大幅降低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为推动龙眼等农产品顺畅销往全国,平南县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5年来,该县新增163座节能型机械冷库,总库容达60750立方米;打造86条与冷库直接配套的选果生产线,切实打通了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港市分公司依托“一镇一品”发展思路,在全市建设农品基地5个,成功打造全国级基地1个。以联合桂平市南木志成大米加工厂打造的西山香米农品基地为例,该公司通过产业联盟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构建起“农民种植—合作社收购—邮政赋能—电商销售—快递配送”的完整闭环。今年,依托驻点直配、直播带货、团购等多元渠道,该基地累计达成交易额870万元,寄递业务量超2.74万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港市分公司转运中心内,工人正在分拣快递包裹。 全媒体记者姜佳坤摄

电商直播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助力。贵港市邮政分公司组建专门的电商运营直播团队,依托邮乐、抖音双平台持续开展直播带货,采用“果园溯源+线上直播+邮政直寄”服务模式,结合邮乐小店、社区团购等渠道,成功打造平南石硖龙眼、麻垌荔枝、木格白玉蔗等多个爆品。今年以来,该公司农产品直播销售额已达200多万元。2024年以来,贵港市邮政分公司已助力我市销售农产品3330万元,同比增长58.2%;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为全市农产品提供寄递服务超1500万件。

快递“进村”,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市场,既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的通道,也畅通了消费品下乡的路径,对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目前,全市1061个行政村寄递服务覆盖率达100%,有效破解了农特产品末端揽投难题。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