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有高血压、胃溃疡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胃药。晚上10时与朋友吃饭喝酒后返回家中,突然感到恶心、呕吐,但意识清醒,有头晕脑胀现象,自测血压:156/96mmHg,以为是酗酒反应,继续卧床休息,未引起重视。一小时后,王先生再次出现呕吐,家属开始以为是吃了不干净东西,引起急性胃肠炎,接着给予胃肠炎药口服,但症状不能缓解。接着,王先生头晕头痛情况加剧,但意识清醒,家属视病情加重送医院就诊。入院急诊行头颅CT检查,示:小脑出血,量约5ml,体温37.5℃,脉搏100次/分,血压172/100mmHg,呼吸18次/分。经过控制血压,卧床休息,降颅内压,止吐护胃等治疗后,由于王先生送医及时,病情转危为安,7天后复查头颅CT示:小脑出血较前吸收。住院10天后,王先生康复出院。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了解到,对于一些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要警惕“高血压脑出血”。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使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间。
进入冬季以后,医院收治脑出血的患者明显增多,虽然这种疾病只占急性脑中风的20%—30%,但致死率却是脑血管病中最高的。
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有关血压的常识:
1.血压90/60mmHg
一般成年人血压值90/60mmHg属于正常低限水平,这时血管内压力过低、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当老年人血压长时间<90/60mmHg时,心脑等重要脏器会因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心绞痛、头晕等缺血症状。
2.血压130/80mmHg
很多人都认为血压130/80mmHg是正常数值,尽管这时血管壁没有扩张、血液流动速度正常,但其实这已经属于临界高血压范畴,血管也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3.血压140/90mmHg
如果晨起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大于140/90mmHg,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这时血管壁会有轻度扩张,血液流动速度较前加快,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患者应服用降压药物。
4.血压160/100mmHg
当测量血压是160/100mmHg时属于二级高血压,这时血管壁中度扩张、血液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此时再不积极降低血压值,未来患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
5.血压180/110mmHg
若测量血压是180/110mmHg时属于高血压3级极高危,病人患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极高。这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
6.血压220/120mmHg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见过血压超过220/120mmHg,如果患者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高血压危象,这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避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何血压180/100mmHg没有出血,血压150/90mmHg却突发脑溢血?
按理说血压越高越容易发生脑出血,当患者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脑血管壁会出现扩张和收缩,从而增加脑出血的患病风险。当血压进一步升高至180/100mmHg时,脑血管壁会剧烈扩张和收缩,这时脑出血的概率进一步上升,但真的脑出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很重,以至于脑血管壁变得越来越薄。二是血压足够高会使血管壁发生明显的扩张和收缩。
如果你的动脉硬化程度很轻、血管弹性很好,即便血压高达180/100mmHg,脑出血风险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壮年人群。
如果你的动脉硬化程度很重、血管弹性很差,这时血压只需达到150/90mmHg便可引发脑出血,这种情况常见于有“三高”的中老年人。
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会推升血压。所以预防脑出血必须同时控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现象,请及时就医,别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贵港市人民医院 李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