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红火蚁咬伤的临床处置

2023-09-0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桂平市人民医院 徐晖   网络编辑:周霞  

红火蚁因被其叮咬后如火灼伤般疼痛而得名,拉丁文名称的意思是“无敌的蚂蚁”。红火蚁属于膜翅目,蚁科,家蚁亚科,火蚁族,火蚁属。它不仅取食作物,叮咬牲畜,还攻击人类。被它叮咬之后,火烧般疼痛,并出现水泡脓疱,严重者甚至会因过敏而死亡。

一、红火蚁的来源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在1920年—1930年入侵了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摩比尔港,随后在美国东南部传播。本世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1999年9月—10月,台湾桃园与嘉义地区发现入侵红火蚁。2001年成功跨越太平洋,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及澳洲的布里斯班建了新的种群,给受害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2004年在广东省的吴川地区被发现。2005年初在香港地区被发现。随后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区相继被发现。

二、红火蚁的形态学特征

头和身体的颜色为铜棕色,腹部的颜色较深;中躯和腹部有两个明显结节,触角10节,锤节部分由2节组成,无前身腹节齿,体形很小,在一个蚁巢内个体大小相差悬殊,从3—6毫米不等,这是红火蚁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红火蚁毒液对人体的危害

红火蚁的毒液成分主要是一种哌啶类生物碱毒素,该毒素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血管活性胺类物质,致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溶血,造成蜇伤部位红肿、疼痛、瘙痒和脓疱性皮肤改变。此外,红火蚁咬伤可能分泌蚁酸,造成局部肿胀、痛痒感。过敏体质人群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

四、红火蚁咬伤的诊断

主要依据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叮咬史。红火蚁棕红色,攻击性强,叮咬时身体呈弓形,首尾相连。

(2)被叮咬部位持续性灼热样疼痛(似胡蜂叮咬硬肿,有痒感,如水泡破袋)。

(3)少数体质敏感的人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全身过敏反应,包括喉头或支气管水肿与痉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因脑缺氧和脑水肿,有头晕、乏力、神志淡漠、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现象。

五、红火蚁咬伤治疗

(1)叮咬局部可用冰敷,减少血液及淋巴扩散,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2)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部位,中和蚁酸。

(3)保持皮肤清洁,切勿搔痒,以免脓泡破溃,造成伤口的继发感染。

(4)使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软膏涂抹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暂时得以缓退,如皮炎平、皮康霜、肤轻松等。

(5)如有全身反应者,可进行抗过敏等治疗。抗过敏治疗主要分为非特异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就是常用的药物治疗,第一类为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包括第一代的扑尔敏、第二代的氯雷他定等,必要时可联合应用。第二类是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例如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第三类是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少炎症的渗出,例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特异性治疗就是免疫治疗,也就是用逐渐加量的过敏源提取物对过敏的患者进行反复接触,来提高患者对这种过敏物质的耐受性,减轻或者控制过敏的症状,主要适用于过敏源比较少,有明显时间发作性的过敏性疾病。

(6)器官保护治疗,严重过敏常伴有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肾功能损害,条件允许可行大剂量液体稀释血液内毒素,增加肾灌注等治疗,如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可考虑血液净化等方案。

(7)预防破伤风治疗,红火蚁身上会带有多种病原菌,亦有破伤风梭状杆菌,咬伤后24小时内进行预防破伤风治疗。入院需要监测感染指标,根据感染指标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总之,红火蚁作为一种从外地传入我国的新物种,一旦咬伤对人损害非常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一旦被红火蚁咬伤,应科学处理,严重时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