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还是国家好,人民警察好……”7月19日,覃塘区蒙公镇古山村年逾七旬的邓老伯脸上皱纹舒展开来,挂着久违的笑容,逢人就说起他因10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从不断上访到主动停访的故事。
故事要从2011年11月13日说起。那天,邓老伯的小儿小邓驾驶一辆无号牌二轮摩托车外出,行至覃塘区樟木镇黄龙村路段时,不慎撞上道路上的石渣,导致小邓连人带车摔倒,不幸死亡。
事发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依法展开调查,认定小邓及石渣堆的所有人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但由于案情较为复杂,且受当时的案件侦办技术条件限制,案件涉及的经济赔偿问题难以解决,成为了邓老伯埋藏10年的心结。
邓老伯一家过得并不容易。他的大儿子是二级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小儿小邓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已经娶妻并育有一女。小邓的死亡,导致邓老伯家中失去了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案发后不久,小儿媳改嫁,孙女住到了其外公家。随着邓老伯年纪越来越大,又有疾病缠身,家里生活越发困顿,常需亲友帮扶救助。在生活的重压下,小儿的交通事故赔偿款就成了邓老伯最后的希望。
2021年,邓老伯踏上了上访的道路。他不知道该去哪里表达诉求,只能到多个部门吵闹信访。
公安局交警支队领导了解邓老伯的诉求后,高度重视,经分析研判,指令事故处理大队大队长谭永海带领专班包案处理。
谭永海针对邓老伯的信访诉求,决定分两步走,分别从法理、情理方面解决根本问题。他多次带队下乡,与古山村村委沟通交流,反复到邓老伯家走访,与邓老伯拉家常、谈心事,认真释法析理,阐明10年前的事故案件调查经过以及经济赔偿未解决的原因,并进行耐心地开解。邓老伯最终明白并接受了法理事实,同意停访。
与此同时,谭永海并没有停下脚步。秉承“执法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的理念,他针对邓老伯年事已高,多病缠身,没有经济来源的实际情况,收集并完善相关材料,与大队同事查阅、研究有关救助政策,并辗转多个部门沟通协商,最后向市委政法委提交了对邓老伯家给予国家司法救助的申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邓老伯家获批5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
7月19日,谭永海和同事赴古山村村委,在村干部的见证下将5万元救助金如数交到邓老伯手中。获得救助的邓老伯十分激动,紧紧地拉着谭永海的双手不住道谢,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随后,邓老伯还主动提出并写下了停访息诉保证书。
一起陈年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