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年来,贵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绿色发展决心,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共识,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林业工作协同发展之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贵港市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南方板材之都”称号。
坚持铸牢工作主线,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共识
贵港市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纳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过程,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考核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林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频共振。开展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加强对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民族政策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林业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林业科技交流,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我市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民族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与民族地区的科技合作,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和成果,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养了一批本土的林业科技人才,为民族地区林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举办林业科技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市3人获聘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20多人获林业行业副高级职称,56人获聘为全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技术人员,20多名林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全市相关脱贫村、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林业科技服务,推广油茶良种10多个,培育优质油茶苗160多万株,推广油茶种植2.16万亩,建设麻竹示范林0.6万多亩、麻竹笋标准化示范基地0.2万多亩,辐射推广麻竹林面积1.8万亩。完成1个中央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和1个自治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完成市本级油茶、马尾松等多个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参与建成1个植物园,完成“大玉余甘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我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在民族地区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特色林业产业项目,平原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木业企业,全力打造中国“南方板材之都”。截至2024年,全市以旋切单板、胶合板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或个体)已达到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716家,占全区规上木业企业的30.4%,全市木材加工产业产值持续多年稳居全区第一,2024年完成规上木业总产值501.9亿元,比增16.9%;年产人造板材超2400万立方米,占广西人造板年产量三分之一;全市木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拥有10万亩林产加工园区,其中贵港绿色家居产业园、覃塘绿色家居产业园获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国仅75家、全区仅6家)。平南县大鹏镇高坪村全村3000多人,有300多人从事盆景产业,2018年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决定授予大鹏镇高坪村“广西盆景第一村”称号,年营业额达5000多万元,原本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当地群众逐渐富裕起来了。
发挥林业资源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市以林业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如举办森林音乐节、民族风情摄影展、林业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贵港市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我市积极挖掘和保护民族地区的林业文化遗产,将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森林旅游景点,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平南县北帝山旅游区是2013年自治区确定的第二批“森林人家”品牌单位,入选国家旅游局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并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对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巨大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盗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2024年,贵港市森林覆盖率约46.71%。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为各族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他们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共同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覃塘区蒙公镇新岭村多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大功夫,集中力量发展生态旅游,建成了集接待中心、生态农业展示厅、灵龟阁观景台、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观光绿道、特色农庄、民宿、登山健身步道及103栋房子和村庄庭院的风貌改造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该村获评2015年度广西“绿色村屯”,2017年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2019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