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8月22日上午,港北区水流沟老街迎着晨光苏醒。街头早餐店的蒸笼腾起白雾,香气飘满青砖老巷;几栋骑楼外墙搭着绿色防护网与橙黄色脚手架,工人手中的工具不时发出叮当声,和街坊们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这里是正火热推进的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
“市城投集团负责改造的45宗公房,建筑内部结构几乎全部损毁,好多只剩外墙架子,修复得从地基重新做起。”在一处刚拆完内部损毁结构的公房前,贵港市城投集团该项目负责人姜晓新指着裸露的墙体说。据介绍,目前30宗公房已完成清拆,剩下15宗正同步搭建脚手架、推进施工。“接下来两周要重点铺瓦顶,这一步最关键,每片瓦的弧度、排列都得照着老样子来,一点都不能错。”姜晓新补充道,和平路已有7宗公房初步修好,现场能看到青砖黛瓦的模样,预计9月初还能完成东风路4宗公房的修缮,整体建设进度平稳。
说起项目规划,姜晓新拿出《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风貌设计导则》:“市里专门定了这个设计导则,就是要留住老街的‘魂’。”她介绍,未来该街区将分成四大风貌区:古榕路主打岭南风情,水流沟巷还原河港老码头样子,东风路突出中西融合特色,和平路则打造成自在休闲区域。“骑楼是老街的招牌,我们要保住它‘西式造型、中式纹样’的特点,比如保持西式的拱券、柱子轮廓不动,再配上中式的砖雕、木雕花纹,让大家通过触摸建筑,就能感受到老贵港的历史。”她说,项目最终要建成“商路要津、八桂红都”文化体验中心,既凸显贵港交通要道的地位,又亮出红色文化的底色,让老街重新热闹起来。
“啥时候能逛新老街?”面对这个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姜晓新给出了后续建设计划:“我们分三阶段推进,今年9月底前完成14宗公房改造,11月底前再完成10宗,到2026年国庆节前,45宗公房就能全部修好。建设要快,但质量更得保证,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
据了解,水流沟老街改造完成后,商业上会走“传统+现代”的路子:既有非遗工坊,让壮锦、竹编等一些本地老手艺有地方展示传承,也有特色餐饮,把贵港各地有名的美食吸引进来开店;既有文创店,销售有着老街、贵港元素的文创产品,还有红色教育基地,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讲好贵港故事。“这样的布局,既符合老街的历史文化定位,又能跟上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让老街既有老味道,又有烟火气。”姜晓新对未来老街的新貌充满期待。
图为贵港市水流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现场。全媒体记者郭晓枫 实习生黄紫玲 章玉敏摄影报道
作者:全媒体记者郭晓枫 实习生黄紫玲 章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