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8月20日,记者在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10周年暨第五届(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自行车协会、贵港市人民政府主办,港北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将于8月28日在南宁市举行。
此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智造 开放链接全球”为主题,将汇聚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及行业骨干,聚焦RCEP市场的新格局与新变化,通过主题大会、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产品发布会、东盟国家新能源电动车产销对接会、电动自行车产品试驾试骑活动等形式开展交流,进一步推动新国标产品在东盟市场的认证互认,探索“中国智造+东盟制造”的产业合作新模式,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5年以来,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标准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十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从引进首家企业到集聚超百家企业的跨越,爱玛、台铃等六大龙头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具备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及500万台(套)零部件的能力,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80%,成为中国第四大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2024年,我市整车产量283万辆,规上工业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2.8%;今年前7个月,整车产量289万辆,规上工业产值40.18亿元,同比增长68.2%。
我市通过“一把手”招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形成17家整车企业引领、百余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市两轮电动车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以及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同时,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实施的机遇,通过连续举办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等举措,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好电车 贵港造”品牌走向世界,产品远销希腊、泰国、越南等国家。今年前7个月,全市电动车及零配件出口额达243.94万元,同比增长124%。
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主导或参与制定新国标等行业标准15项。爱玛、绿源等龙头企业引入智能设备,打造高效智能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日产电动车超千辆。绿源的“管材加工岛与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爱玛的“基于MES系统管控以及数智化设备的协同制造”项目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作者:全媒体记者易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