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等智能化设备,有效提高测报准确率,也有效扩大了病虫监测的范围。”2月15日,记者在位于港南区八塘街道的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广西分中心港南区八塘田间监测点看到,蒙全正在和当地村民查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病虫害防控是粮食丰产的关键,必须用科技手段为农民减负增效。”全国人大代表、港南区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工作站站长蒙全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持续推进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工作落实,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去年以来,工作站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8期,短期情报准确率超97%;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指导工作,去年港南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偏重,发生面积254.87万亩次,防治面积259.52万亩次,处置率101.82%;积极探索药肥协同减药增效技术模式,有效解决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在上半年多雨季节易倒伏、稻曲病多发难控的难题;建好自治区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3个,建成水稻、玉米、水果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样板91个,辐射带动完成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51.75万亩。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蒙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种粮补偿机制的建议,提出提高直接补贴标准、建立产粮奖励机制、细化产销区利益补偿规则等举措。该建议获得相关部门回复,其中,提高种粮直接相关补贴标准、建立产粮奖励机制等建议已逐步落实。“看到建议得到回复,并转化为政策措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我感到高兴和自豪。”蒙全表示。
“农民朋友喜欢向我咨询农作物种植方面的问题,我尽可能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帮助他们解决,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过去一年,蒙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持续深入倾听农民诉求,走访农户、企业解难题,培训农民1689人次;开展田间宣讲,听众达33200多人次。同时,将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农业生产、家庭生活、医疗保险……一年间,蒙全的履职视角从田间延伸到更广阔的民生领域。
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蒙全将带着新的建议赴京。“今年,我将聚焦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失独家庭特别扶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行政执法监督等方向提出建议。”蒙全表示,将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做好桥梁纽带,把基层声音带到两会,让政策措施更好地汇聚到人民群众身上,让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