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我市推进分步式机收服务“甜蜜事业”做大做强

2024-02-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宗奇   网络编辑:周礼萍  

贵港讯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积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转变糖料蔗生产发展方式,抓好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扎实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日在覃塘区黄练镇糖料蔗分步式机收服务中心看到,装满毛蔗的车辆陆续进站,工人熟练地操纵机械臂将其摆上分步式甘蔗除杂设备,不一会儿,甘蔗很快便成批次完成切断式剥叶除杂。

“这个榨季,合作社购买并安装使用一套分步式除杂设备,平均收蔗成本在每吨130元左右,相比人工砍收每吨可节约成本50元。”站点负责人、杰楠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杰南介绍,合作社种植2000多亩甘蔗,采用机收集堆运输、机械切断剥叶除杂等方式日均处理甘蔗120吨,极大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砍收效率,每亩地相比过去增收约350元。

截至去年底,我市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1.28%,但机收率仅为35.76%,机收覆盖率较低已成为制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破解糖料蔗机收瓶颈,市农机中心积极探索并推广直接收购加工、机收点代加工、流动式加工、业主自有设备加工4种分步式机收作业服务模式,有效提高分步式甘蔗除杂设备使用率和覆盖率,破解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

位于覃塘区蒙公镇的覃世娇农产品加工厂以机收点代加工为主要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站点与种植户达成加工协议,甘蔗种植户自行砍倒、转运毛蔗到加工点,由加工点代为加工的形式开展工作。

记者来到该加工厂时,加工厂负责人覃世娇正在为附近种植户运来的甘蔗进行机械除杂。“目前在处理凌寺村蔗农韦春普的甘蔗,他们每年能产出100多吨糖料蔗,但是家里劳动力不足,就交给我们代加工。”覃世娇说,加工点加工、转运甘蔗每吨各40元,省心省力省钱,受到附近甘蔗种植户的欢迎,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该站点已加工糖料蔗4000多吨,预计到今年3月可处理8000吨。

位于覃塘区石卡镇的润和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直接收购模式,采购农户未剥叶除杂的毛蔗进行加工处理并直送糖企。这个模式主要特点是现场结款,为加工点周边农户降低人工、时间成本,可有效提高种植积极性。截至1月22日,该合作社2023—2024榨季已开展作业5279吨。此外,根据种植户实际需求,我市还设置了移动机收点,为达成协议的种植户提供流动式加工服务,把加工设备直接运到甘蔗地进行毛蔗加工,节省转运成本。

因地制宜采用四种分步式机收作业服务模式,有效降低甘蔗砍收成本,经机械加工的甘蔗杂质少、质量好,广受糖企欢迎。

分步式机收已成为我市不少甘蔗种植户的首选。截至1月22日,全市6个糖料蔗分步式机收示范基地开展作业2.2万多吨,1个移动分步式机收点作业服务2399吨。2023—2024榨季,全市所有分步式机收点预计可服务蔗农1070户,节约作业成本97.45万元,机收糖料蔗入榨量超6万吨。

机械化设备是开展代加工服务的基础。在分步式甘蔗除杂设备采购中,我市积极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全力助农降本增收。“农机部门通过开展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分步式机收试点,给单个分步式机收除杂中心示范基地补助40万元,进一步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市农机中心主任马明介绍。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等惠民政策,补贴购置甘蔗生产机械397台(套),使用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资金1800万元,不断提高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我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26台、拖拉机配套机具2701台、甘蔗联合种植机130台、植保无人机247台、甘蔗联合收获机24台、甘蔗提升机837台、分步式甘蔗除杂设备7台(套),甘蔗生产机械装备数量位于自治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