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讯 覃塘区把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建设西南中南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基地。今年3月24日,贵港市设施农业发展暨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在覃塘区召开。在8月22日召开的全市年中工作会议上,覃塘区介绍了发展设施农业经验。设施农业的异军突起,加速了覃塘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区拥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设施农业企业60个,今年上半年,设施农业总产值6.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0%,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达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覃塘区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农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设施农业发展,让传统种养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土地综合利用率。广西雪榕生物科技公司的食用菌种植,与传统种植相比,效益增长400倍;广西爱咯乐科技公司蛋鸡养殖比传统设施模式亩均产值增长300%;大岭乡金沙大棚蔬菜亩均综合产量5吨,比传统模式亩均高出40%—80%。该区设施农业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将新增19.5万吨食用菌、850万羽蛋鸡,覃塘区将成为全国单体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广西最大的蛋鸡出口生产基地。
该区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剔除耕地红线、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区,对全区可利用的土地进行实地核查,目前已落实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项目用地1万多亩,创建广西贵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覃塘区农村产业融合富硒食品示范园,占地面积共2.6万亩,给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高架网床生态养殖、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新扩建高架网床环保猪场、楼房猪场43家,年可新增生猪出栏11万头以上,连续12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建成投产23个圆桶养殖、26条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跑道”,今年上半年该区水产品总产量增长20.2%。
施行“财政扶持+信贷支持”,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该区实施扶持鼓励政策,每年统筹各类奖补资金5000万元,从土地、产业奖补、融资补贴等方面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推动“桂惠贷”政策向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延伸,累计获得综合授信20.5亿元。在全市首创“政府+金融+保险”合作模式,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内投放贷款100亿元以上,目前已放款2680万元。还在保险等领域提供保险风险135亿元。
该区瞄准排名全国前500的种植养殖企业,分期分批在全国性商协会平台发布设施农业产业招商公告,主动邀请大企业、标杆企业前来考察,今年以来引进设施农业项目27个,总投资52.5亿元,引进设施农业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居全市首位。为了让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该区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责任到人”的闭环服务,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和困难,协调解决道路、用电、用水、排污、融资、用地等难题,确保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尽快投产,已投产项目尽快达产。年产19.5万吨的雪榕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实现今年3月签约、5月开工、9月建成试产。投资5亿元的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于去年8月竣工投产,日产鸡蛋10万枚,最近又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创立了投资3亿元的广西爱哒乐农牧公司。今年来,覃塘区设施农业开工建设项目13个,开工率48.15%,完成投资额4亿元,其中有 5个项目竣工投产。
推进“延链补链+品牌特色”,让粗放发展变集群整合。该区加快屠宰加工业提档升级,建立覃塘区农村产业融合富硒食品示范园,引进圣爸爸(广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9亿元,建设覃塘区禽业屠宰场及分栋中心项目,将通过建设屠宰、分栋、物流等设施,加快覃塘当地养殖企业形成繁育、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整体控制的绿色发展格局,完善食品加工、配送链体系。同时,大力培育区域农业品牌,至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2个、富硒产品36个,持续擦亮贵港“中国生态富硒港”“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