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实施教育项目200多个,总投资3亿多元;新扩建、维修校舍约15万平方米;新建成4所学校,新增学位6000多个;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这一组组数据彰显了覃塘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覃塘区深化四项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覃塘区持续吹响“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号角。2015年,该区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2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开展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城乡师资配置均衡化。新聘的公办教师向乡村学校倾斜,该区近三年新招录教师1053人,90%以上安排在乡村学校教学一线。统筹教师编制岗位,推行学区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学区教学质量。大力实施“安教工程”,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每年按人均2.5万元标准增核教师绩效工资总量,落实乡村教师的乡镇工作补贴政策,为乡村教师“安个家、做个媒、再培训”,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居乐业”。积极组建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六大工作坊”送教下乡,助力乡村教师素质提高。2020年至今,该区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6人获评正高级职称教师;17人获评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校长,有30人次获自治区级教师学科教学比赛奖。
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学校管理一体化。2020年2月,该区入选自治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实行课程实施、校本研训、教师管理、德育活动、考核评价、规划设计“六个统一”,建立学区内、跨学区“1+X”教学联盟,实施强校带动弱校。目前,该区“同上一节艺术课”“快乐课堂3+1”“151”课堂等教学模式成效凸显。三年来,已有49所“弱校”提升转变成“强校”。
开展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该区深化党委政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改革,扎实有效落实“双减”,实现办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2022年4月,该区被自治区教育厅定为“自治区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实验区”。目前,该区已有11项课题获自治区结题优秀等级,1项课题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探索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改革,赋能学生全面发展。该区坚持五育并举,编写了覃塘区劳动教育教学指南,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在空间上全息化实施,实现全方位育人。该区各个学校充分利用校园闲置区域,打造校内“责任田”“小农场”“手工坊”等劳动实践场所,让学生通过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该区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覆盖率100%,学生劳动教育参与率100%,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