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港北区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系统谋划重点调研课题,以调研开路、以实干破题,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质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
港北区强化问题导向,结合12个方面调研内容,处级领导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和影响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精心选题,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围绕《关于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奋力开创港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点问题研究》,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累计走访企业35家,访谈103人次,查找到电动车及优质配套产业集聚度不高等10多个问题,较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了发展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黄英梅组织外出招商3次,推动欧派电动车贵港新工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并会同自治区工信厅、市领导向国家工信部汇报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情况,争取打造电动自行车国际化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贸易中心,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港北区领导干部既带着问题去调研,又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百姓福祉。
针对港北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规模化龙头企业带动的问题,该区加大设施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以来,港北区签约设施农业项目20 个,总投资额达32.06亿元,已开工15个,已投产12个、投产率达 60%。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991个。11月13日,港北区辣椒数字化示范基地正式开始种植,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政府平台公司+技术运营公司+脱贫户”模式经营,以多方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方式,探索种植高端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基地每年将实现营收670万元,增加务工岗位150个以上。
结合当前就业难题,港北区在政策协同、援企稳岗、重点群体、人才供给发力,统筹安排2800万元衔接资金用于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交通稳岗补贴促进就业,组建137支就业服务小分队开展就业服务,累计举办18个场次招聘会,2场企业人才招聘夜市,提供岗位7000多个。聚焦港北区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建立“岗位+培训+送工”联动机制,举办贵港市农民工技能大赛港北区选拔赛暨港北区第一届“电车工匠”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848人次,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港北区领导干部下沉基层实地调研,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截至10月底,该区处级领导走访企业100余家、项目点50余个,召开专题座谈30多场,访谈200多人次,梳理发现问题89个,制定整改措施189项,已解决问题79个,形成调研成果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