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圆桌会丨消费“马车”跑起来

2023-08-17   来源:当代广西网   作者:   网络编辑:周礼萍  

消费“马车”跑起来

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扩内需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今年以来,我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强势复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7.2%。在下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中,消费这驾“马车”仍被寄予厚望。近期国家出台促进消费的多个政策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再发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尤受关注。措施强调要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使消费“马车”跑得更快、跑得更稳。有水才能养鱼,集中力量促消费,关键在于夯实老百姓能消费的基础,提振老百姓敢消费的信心,扩展老百姓愿消费的动能。本期“圆桌会”围绕如何让消费“马车”跑得更快更稳进行探讨。

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是关键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加大力度构建新格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从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来看,以消费为重要牵引力,扩大内需求,加快内循环,已经成为新阶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促消费表面上看是一个消费问题,本质上是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让大众能消费,关键要让“腰包鼓起来”。一是扎实做好保障工作,促进居民增收。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就业补贴、实习补助等政策吸纳更多群体就业,确保居民有稳定收入。另外,社会保障的程度也决定着居民消费的强度,因此,需要扎实做好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生育、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确保大众收入水平。二是提供消费福利支持,激活大众消费潜能。以公开透明为原则,采取线上线下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消费券发放机制和使用渠道,简化消费券使用范围和方式,以消费券的撬动和杠杆效应来促进经济复苏,释放消费潜力。

敢消费,重在稳预期、强信心。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有所恢复,但人们的消费仍趋于谨慎。解除大众消费的后顾之忧,保障稳定收入是根本,提振消费信心是关键。一是增强大众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当前,居民消费仍处在疫情过后的缓冲期,需要多措并举提振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富增值渠道,消除大众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激活消费潜力。二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障提升消费质量。对虚假宣传、消费欺骗等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和畅通维权通道,让大众消费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有底气去消费,还要有动力去消费。让大众愿消费,需要不断创新丰富消费场景。一是优化线上线下消费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让消费者更加自由便利地选择各类消费品和参加各类消费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大众更个性化、更精准化的商品推荐,提升大众消费体验。二是不断创新发展文旅消费、休闲消费、夜间消费以及新家政、新教培等消费新业态,通过优化创新大众消费途径,让人民群众乐于消费。

在拉动消费端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供给端优化提升,加紧出台更管用、更细致的促消费政策,鼓励更多服务大众消费、品质生活、美好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出来。

用良好消费环境来提振消费信心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和消费环境管理处处长 陆丽洁

改善消费环境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近期国家出台的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专门提到了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消费环境优,居民才会愿消费。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消费层次等从基本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逐步升级。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不仅要求消费结构来一场“革命”,而且需要消费环境进一步净化、优化。

敢消费、愿消费和市场监管工作密切相关。顺应居民消费需求新趋势、新变化,聚焦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通过建章立制,夯实消费环境的制度基础。我区充分发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联合整治消费者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对网络市场、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对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建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升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效能协同机制,加强投诉举报信息分析研判和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推动形成消费—评价—监管的闭环,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

消费维权越通畅,消费者后顾之忧越少。一些居民的消费信心不强,一些领域的消费体验不佳,都需要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要广泛动员各类经营者积极参加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主动履行商品质量、公平交易等主体责任;推广线下无理由退货,探索推行异地、异店退换货,鼓励经营者主动优化售后服务;持续开展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发挥测评数据效能,推动各地重视优化消费环境和加强消费维权工作。只有不断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才能不断增强老百姓在消费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一环。促消费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而是要在可持续性上下功夫,最终要体现在消费环境的优化上。以消费环境的优化确保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落入假冒伪劣陷阱,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目前,广西正在加快建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示范基地、广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动态监测,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桂在行动”专项工作,深挖产品质量问题根源,及时开展风险预警和处置,为推动重要工业产品溯源打好基础,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充分释放文旅“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 陈昉

文旅一业兴,消费百业旺。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促进文体旅消费在其中占据重要篇幅。

今年以来,我国文旅产业的复苏是超预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9%;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62.7亿元,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近170亿元。柳州文旅产业也得以快速复苏,“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量、旅游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03.6%、111.1%,有效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兴旺。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成为撬动消费、提振经济的“金钥匙”。持续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以文旅带动各行各业兴旺发展,可以更好地牵引拉动消费“马车”跑出加速度。

文旅要兴,必须扬优势、补短板,尤其要补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加快解决与游客旅游体验密切相关的公共厕所、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快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

市场秩序关乎旅游业的生命力。要打造良好文旅消费环境,探索在网红打卡点、人流密集区域增设集治安维护、价格监管、信息咨询、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持续开展“不合理低价游”整治行动,坚决打击线上线下违法经营行为,提高服务和监管水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出行更安心、购物更放心、娱乐更开心、服务更暖心。

旅游目的地的价值重点正在从风景转向场景。为进一步打造网红城市,实现从工业城市到生态城市再到旅游目的地的“转身”,柳州将充分运用良好工业基础和人文底蕴等资源禀赋,不断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场景。坚持品牌化发展,运用好“柳州螺蛳粉”这一城市名片,推动螺蛳粉产业跨越发展、文创产品加速开发;推动文旅产业与工业互促共进,支持柳产汽车等工业产品在网红景区、街区设立文化宣传阵地、打造联名IP产品,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工业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开展夜食、夜购、夜游、夜赏、夜娱等多元夜间消费活动,实现夜间文旅消费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推动文旅企业云演艺、云直播,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系统性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更好地发挥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带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全产业链发展,让游客在同样的风光里获得不同的体验,让旅游“二刷”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