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周日特刊丨夏天,给防溺水加上一道“安全锁”

2023-07-2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黄静华   网络编辑:周霞  

7月1日,港北区港城街道六八小学游泳班开课,第一期13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

7月10日,港南区八塘街道中心小学预防溺水培训开班;

7月12日,平南县大安镇发布2023年暑期公益游泳技能培训开课消息,招收7至13周岁学生;

……

今年暑假期间,我市校园游泳馆(池)陆续投入使用,面向学生、教师开设的游泳培训如火如荼开展。既有在校园里开设的游泳课,也有乡镇政府牵头开展的游泳培训,全市游泳培训教育悄然兴起。孩子们在暑假既能戏水,又能掌握游泳技能,游泳培训教育给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加上一道“安全锁”。

不明水域多,防溺压力大

我市地理位置特殊,常年水量充沛的郁江、浔江穿过三区两县(市),全市各地不明情况的坑、塘、洼多,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压力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高风险水域1240个、中风险水域3454个、低风险水域7882个,危险水域点多面广,防不胜防。

“未成年人防溺水,堵不如疏。”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长丘树毅说。我市时刻绷紧防溺水“安全弦”,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每年大力宣传防溺水知识,全力以赴做好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今年,我市制定发布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双线四包”和部门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有关单位部门“双线四包”责任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多途径筹集经费,确定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加快建设游泳池。

“有了游泳池,孩子们想玩水就不用去野外不熟悉的水域,减少野泳意外发生。”港北区教育局安全科主任贾耀玺告诉记者,今年,港北区每个乡镇(街道)均建成一个游泳池,并陆续投入使用。学生在游泳池既能学到游泳技巧,又有地方玩水消暑,可以有效预防野泳意外。

今年,我市采取“政府指导+乡贤捐建+基层配合+专业运营”建设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建设或拼装游泳池,全市计划建设游泳场所项目207个,目前已有33个游泳场所投入使用。

△近日,港北区港城街道六八小学游泳池内,教练在给学生上游泳课。(岑记华摄)

△近日,港北区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游泳馆内,教练在给学生做示范。(卓芊余摄)

小小泳池,作用大大

“哥哥,等等我……”

“你跑快点,那边喷水了,快!”

“你们两个慢点,别跑那么快,地板湿滑,小心摔跤。”

7月14日,记者到桂平市南木镇中心小学畅泳游泳馆采访,遇到带孙子、孙女过来戏水的温大爷。温大爷家距离南木镇中心小学的畅泳游泳馆不过几百米,暑假以来,他隔三差五就带孙子、孙女到游泳馆戏水,他家孩子还小,不适合参加游泳培训班,只能到戏水池里戏水。

“吸一口气低头,1、2、3,抬头吐气,再吸一口气低头,非常棒……”在畅泳游泳馆里,记者看到,戏水池旁边是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游泳池,孩子们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呼吸、蹬腿、划手等游泳动作。岸上的安全员、救生员时刻关注着泳池里的情况。

据介绍,畅泳游泳馆由南木镇中心小学提供场地,投资方房志负责场馆建设和日常运营。平时,游泳馆用于学生上体育课,周末和节假日就对外开放,主要用于开展中小学生游泳技能培训;游泳馆招生面向南木镇以及周边乡镇,还配备两辆校车,用于接送学生参加培训学习。

已经营运1年多的畅泳游泳馆是桂平市推行“泳馆建设”的成功典范。

今年以来,桂平市推行“政府指导+乡贤捐建+基层配合+专业运营”的建设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建设游泳场所,已启动建设各类游泳场所共188个,其中已完成建设95个,方便中小学生参加游泳培训,推动控辍保学,助力乡村振兴。

“终于毕业啦!”7月15日,在港北区港城街道六八小学内,8岁的苏文涛通过游泳培训结课测试,兴奋不已地在简易游泳池里扑水翻滚。

“孩子学会游泳很有必要,而且还能锻炼身体。”苏文涛的母亲梁小娟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建了游泳馆,很方便孩子学游泳;孩子年纪较小,刚参加培训时还很害怕,后来渐渐喜欢上游泳,没想到在规定的12节课程里竟然能顺利通过考核。

“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义不容辞。”桂平市石咀镇治安村党支部书记黄超智告诉记者,每年村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防溺水宣传。今年他找了合伙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石咀镇、社坡镇建设游泳培训基地,既方便孩子们学游泳,又能减少他们到野外玩水,从根本上减少悲剧发生。

△7月14日,桂平市南木镇畅泳游泳馆培训班结课,孩子们顺利拿到培训证书。(首席记者黄静华摄)

△7月14日,桂平市石咀镇游泳培训基地里,教练在指导学生训练。(首席记者黄静华摄)

多方参与建设,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防溺水保护工作中来,鼓励合法合规的运营模式,壮大全市游泳培训教育,扩大覆盖面和提高普及率。”丘树毅告诉记者,当前全市各类游泳馆(池)投资建设皆是因地制宜,建设和经营模式各不相同,但能够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开展游泳技能培训就是好事。

“我们镇已经有4个游泳馆开培训班了,真令人欣慰。”桂平市大湾镇中心小学校长覃敬堂告诉记者,大湾镇属于沿江乡镇,辖区大小水塘、水坑很多,学生防溺水工作压力大。学校要建设游泳池,倡议书发出去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不到半个月就筹到120万元。其中,在当地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捐款4.5万元,群众甘超旺捐款1万元。

6月11日,大湾镇游泳池在双岭小学启用。目前,该镇已经投入使用的4个游泳池皆由各村的村民合作社负责日常运营,各村小学辅助管理。新学期开始后,游泳池将由学校负责管理和使用。此外,其它13个游泳池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桂平市白沙三中是全市启动游泳培训较早的学校,2020年开设游泳课至今,全校95%以上的学生学会游泳,还培养了一批水上运动项目健将,有国家一级运动员2名、国家二级运动员2名、国家三级运动员3名。

当前,全市各地陆续建设启用游泳池,游泳培训教育标配的救生员、安全员和教练非常紧缺。桂平市创新工作思路,今年暑假邀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游泳教练对该市3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救生员资格培训。游泳技能熟练的教师还可以参加教练员培训班,学成后回学校负责游泳培训工作。

据悉,今年我市将游泳课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并列入中考体育与健康测试学校测试项目之一,分值计入中考总成绩,从制度设计上强化游泳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参加游泳培训的积极性。

△7月14日,桂平市教育局组织开展该市中小学教师游泳救生员资格培训。(首席记者黄静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