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活动正在向纵深推进。如何确保活动成效?笔者认为,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在提高调查研究实效上下功夫。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搞调查研究,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很多同志往往忘记了毛主席后面还有一句话“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日常工作中,不正确而不具有发言权的调查研究并不鲜见。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就是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如果放不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做蜻蜓式调研,做盆景式调研,走马观花,不愿深入一线、插到末端调研,自然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反而会误导工作。
做好调查研究,就是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甘当小学生,关键是要虚心用心,不骄不躁、不耻下问。就要高看群众、低看自己,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诚恳地与人民群众交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学习群众的优秀品德,学习群众的务实作风,学习群众的朴素情感。只有摆正心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和百姓交友,才能确保调查研究的效果最大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做好调查研究,就是要有一股充满小学生味的“虎”劲,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有对知识的求索欲,也有面对困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只有以这种态度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以敏锐的目光、丰富的经验在对事态发展的判断中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沉下身子,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调研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实践证明,很多难题到群众中就能解决,很多困惑到群众中就能豁然开朗,只有在群众中反复论证,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做好调查研究,更要坚守人民情怀。甘当“小学生”是一句大白话、更是大实话;但坚守人民情怀却不是一句空口号。它所折射的精神和力量,所释放的能量和效益却是无穷的。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直言,调查研究要“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既不扰民,又可以深入群众”。只有轻装简从,以普通劳动者、一个孜孜不倦的小学生的身份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调研,从涉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入手,在点点滴滴中密切干群关系,才能夯实群众基础,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以干净、担当和真诚的心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