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数智”促进“善治” “算力”赋能“治力”——覃塘区推进乡村实现智能化管理综述

2023-06-1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建国 谭雅琴 韦东保   网络编辑:庞丹婷  

近年来,覃塘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创新思路和方法,建设县(市、区)级的数智乡村建设管理云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局面,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治理,以“数智”促进“善治” ,让“算力”赋能“治力”,使乡村实现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管理平台,打造数据底座

为了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治理效率,覃塘区突出顶层设计,与高校国企联合,着力打造数智乡村数据中心。一方面,向广西大学借“智”力,邀请专家研究制定《覃塘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数据标准体系,明晰覃塘区数字乡村的发展思路,细化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向中国移动借“算”力,邀请中国移动贵港分公司技术团队设计平台架构、搭建应用系统,完善平台建设标准化体系。同时向平台公司借“运”力,由覃塘区城投集团旗下数字公司负责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提升平台自我造血能力。

为打破“信息孤岛”局面,覃塘区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造“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数字乡村大脑+三个服务平台+多个应用场景”(即:1+1+3+N模式)的数字乡村建设框架。以数据大脑为中心,打通农业农村、民政、大数据等20余个部门的数据壁垒,汇集涉农数据10万余条,建成一个大数据中心,以电子大屏、电脑网页、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搭建了数“智”乡村建设管理云平台,涵盖政务服务、村务公开、产权交易、乡村治理、认养农业等12个功能模块。

覃塘区还积极推进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大数据中心引擎功能。目前,该区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率和5G 网络覆盖率接近100%,“广电云”信号 100%全覆盖,部署3.8万路高清摄像头,实现“三农”领域全覆盖,打通数字乡村“最后一公里”。

强化乡村“智”理,赋能乡村振兴

覃塘区以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治理,让乡村治理更加智能。

聚焦产业振兴这条主线,覃塘区以数智技术为媒,开发“覃塘富硒虾米认养”微信小程序,设置“藕虾云认养”“富硒米云认养”“富硒茶云认养”模块,将小龙虾、富硒稻、毛尖茶种养过程转化成为数字场景中的标准服务,用户可通过小程序进行认养,并通过在乡间田头设置“千里眼”高清公共视频,全程监控小龙虾、水稻生长、打捞收成和寄送等画面,让产品的生长过程通过直播而变得可视化、标准化。覃塘区流转了3.3万平方米富硒稻田作为“数字农业认养”试点,有2000多人参与认养,每亩增收约4000元,有效提高了富硒稻米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覃塘区坚持想群众所想,将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政务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146个行政村“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多个部门整合在综合窗口,实现统一收件、并联审批、统一出件。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将不同的事项排列组合,形成特色的100项“一件事”套餐。2022年,覃塘区政务服务民生事项225项,其中实现网上办事项225项,占比100%;“最多一次跑”事项225项,占比100%;“一次不用跑”事项224项,占比99.56%。

聚焦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覃塘区创新实施“红格善治工程”,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格局,组建红格先锋队272支、队员2365人,开展新冠疫情防控排查、自建房安全排查、防溺水巡查等乡村治理工作,利用天网工程、数“智”乡村平台构建数字信息网。推行“互联网+新时代文明积分”,对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环境卫生随手拍、民呼我应等情况进行“线上+线下”互动评估,通过线上“积分效应”增强群众共建共治的参与度,逐步形成“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受益”的文明新风。覃塘区大数据平台建成以来,随手拍、积分赚取、积分扣减等群众发起工单合计24659笔,回复量24383笔,回复率99%。

优化运营模式,做强创新引擎

覃塘区建立统一的数字运营公司,通过荷美集市、云认养、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大数据归集运营服务等方式,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不断提升平台自我造血能力。

荷美市集平台显活力。覃塘区积极探索农村产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荷美市集电商平台,吸引实力电商团队入驻,打造集研发设计、美工摄影、电商运营于一体的电商运营体系,整合全区乡村产业商品上线交易,提升荷美市集平台活力。荷美市集商城成立以来,平台累计流量13万余次,投放商品2600批次,平台销售订单6.4万次,销售额50多万元。

产权交易中心活市场。覃塘区通过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建立高效、优质、透明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给、人员培训、产品展销、产权交易、金融信贷等六大服务,有效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碎片化、产业零散化的问题,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目前,覃塘区累计流转土地30.89万亩,挂牌267宗,涉及金额5.21亿元,涉及土地面积6.14万亩。

数据归集运营促发展。覃塘区以大数据中心为基础,依托政务、平安乡村、产权交易中心、数字乡村图书馆、数字旅游等多平台的大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技术分析与预测,开展大数据营销,通过数据接入、数据分析研判获得70多万元收益,提高平台造血功能。同时,通过平台运营,改变乡规民约、乡贤、宗族治理等传统乡村治理方式,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能力,开启覃塘区乡村振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