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融”出新格局 “合”出新气象——贵港日报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实践

2023-02-2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记者莫淑媛   网络编辑:何美凡  

2022年12月,贵港市融媒体中心“融媒小厨”正式启用、“贵港云信息港”同步上线,这是贵港日报社融媒创新发展探索之路的一个里程碑。“融媒小厨”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壁垒,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宣传新模式,为传播贵港好声音、展示贵港好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贵港日报社坚持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原则,围绕“精耕主业、媒体融合、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和非报业务多元化经营改革,深度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 创新“融合+”党媒业态,创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运营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传播贵港好声音、讲好贵港故事,不断提升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党报媒体融合创新单位”“全国党报优秀融媒体平台”、中国新闻奖等十多项全国级奖项。

新媒体语境下的华丽转型

2022年9月,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在北京举行。贵港日报记者曾茜茜以贵港市“摄影进万家·温暖全家福”公益摄影活动为切入点,讲述了记者在基层千家万户看到的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反映了该报记者用拍好全家福的点滴力量汇聚为民暖流。曾茜茜从全国121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入围全国30强。这不仅创造了贵港首次纪录,也是当年广西唯一一名选手跻身全国总决赛。

曾茜茜是新媒体语境下贵港日报社传统媒体记者华丽转型的典型代表,由传统媒体记者成长为全媒体记者,既做幕后、也到台前,用手中的笔、肩上的相机和青春风采,将贵港好故事、好声音通过全媒体平台呈现给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全媒体时代对党报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贵港日报社聚焦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的角色定位,把好舆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采用先进技术,着力培养新闻记者的“四力”,加快推动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贵港日报社全媒体中心也因此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新春走基层”优秀集体。

贵港日报社鼓励记者在多部门轮岗学习,传统媒体记者到新媒体岗位锻炼、新媒体记者到传统媒体岗位锻炼。同时,以专题报道为契机,组织记者广泛参与报纸、网站、视频号等多平台的新闻采访报道,让记者得到全方位的实践锻炼,把记者培养成“多面手”。

2022年11月,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贵港举办,贵港日报社策划推出专题报道、专题网站,对运动会进行全方位集纳式跟踪报道。其中,纸媒记者不仅需要写好报纸稿件,还需拍摄好现场视频、图片,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专题网站等多平台发布,这不仅考验纸媒记者的笔力,还考验摄影、摄像等方面的全媒体综合能力。

为激励记者大胆尝试不同的新闻形式,不局限于在本报平台发稿,贵港日报社建立了对外宣传报道激励机制,鼓励记者向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投稿,向外界多推介贵港、宣传贵港、传播贵港声音。

据了解,2022年贵港日报社记者在中央、自治区主要媒体发稿70多篇(幅),在“学习强国”“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等上级重要新闻网络平台刊发稿件500多篇,由贵港日报社报送在上级媒体刊发以及在报社新媒体矩阵的稿件总浏览量超6亿次。2018年至今,贵港日报社累计有100多件作品获自治区级以上新闻奖项。

如今,贵港日报社的记者,不仅能执笔丈量时代尺度,更能肩扛相机见证感动瞬间。在报社全员努力下,2022年,贵港日报社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宣传等重大宣传任务,参与主创的重大主题报道《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百城”大型全媒体报道》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贵港市“摄影进万家·温暖全家福”公益摄影活动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银奖,《利用新媒体矩阵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贵港市网络问政平台》入选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加快媒体传播从“相加”走向“相融”

近年来,贵港日报社聚焦各阶段目标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积极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从“文字+图片”为主的平面传播转变为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形态,实现宣传题材的立体呈现、交互传播,进一步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今年2月1日,贵港日报社“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走进平南县官成镇双马村,聚焦平南思廻石山塱,用“广西云”平台直播,展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南思廻石山塱,吸引了广大网友持续关注。

“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是贵港日报社融媒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港日报社鼓励和支持记者创新性组建多类型的融媒体工作室,通过组建爱拍摄影工作室、西江潮网评工作室等10大融媒创新工作室,推动报社真正从单一传统报纸升级为“互联网+”“新闻服务+”的新型主流媒体,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2022年,贵港日报西江潮网评工作室获评为“全国融媒创新发展最佳融媒体工作室”。

目前,贵港日报社旗下拥有由“贵港日报+贵港新闻网+贵港网视+网络问政平台+‘贵港宣传’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慢直播+人民日报客户端‘贵港日报’人民号+‘贵港日报’抖音(快手号)+‘贵港新闻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贵港云信息港平台+‘贵报新视界’抖音+‘贵港攻略’小红书号+红色悦读站阅报栏”等平台组成的宣传矩阵,新媒体矩阵粉丝超150万,其中“贵港宣传”微信公众号获广西优秀新媒体奖,多次上榜全国政务微信周榜10强;“贵港宣传”头条号获评今日头条全国“最具区域影响力政务头条号”,多次上榜全国政务头条号月榜10强;“贵港宣传”微博获2018年广西最佳互联网节庆宣传案例奖。2022年,贵港日报社的新媒体矩阵发稿总量为54530篇(幅、条),阅读量(播放量)超6亿次,为做大做强贵港网上正能量、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守住网上舆论阵地发挥了“硬核”作用。2018年以来,贵港日报社与60多家中央、自治区和市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建立了战略(项目)合作关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遍及国内外。

贵港日报社不断探索延伸拓展党报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创新载体,不断提升党报践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在广西率先打造互联网统战的“互联网行业党建创新基地”“贵港市新阶层人士创新实践基地”“贵港市网络作家孵化基地”“贵港市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融媒体见习基地”。在广西率先打造意识形态进校园的“童心圆小记者”、“童心圆梦”乡村学校公益行等品牌活动。目前,已在20多所学校成立小记者站,发展小记者2500多人。深入推动贵港日报同心圆网友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新闻通讯员俱乐部建设,目前俱乐部会员累计超500人。

贵港日报社还充分利用部校共建的机遇,打造融媒体见习(实习)实践基地、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也持续培养和补充采编新鲜血液。目前,贵港日报社与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达成部校共建,两年多来累计培养了66名具有实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活跃在贵港,不少还奋战在全国各地新闻战线。

全力打造多元化发展的“荷城传媒航母”

2022年8月8日,广西贵港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升格为广西贵港日报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并于当年上规入统。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下辖贵港日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贵港先锋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其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进入了“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新阶段。

2022年11月,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贵港举办,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承接了区运会倒计时100天晚会和开闭幕式会场布置工作以及社会氛围装饰布置,还负责统筹区运会媒体宣传工作、配合做好外宣工作等,最终圆满并出色地完成了相关目标任务。

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依托贵港日报社的权威性、知名度拓展业务,代理贵港日报“全媒体+”平台相关的广告宣传推广、新媒体运营、视频制作、报纸投递、活动策划等经营业务,承接相关“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代理业务,依托贵港日报社全媒体采编设计制作专业人才、贵港日报社融媒小厨、全媒体设备等开展业务,报社旗下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为集团公司业务经营提供全方位支持。

贵港日报社围绕“不止于报纸、不限于贵港”思路,推动报业融媒体改革衍生了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又全面提升了党媒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传播格局和“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2022年,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还承接贵港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麻垌荔枝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的全区执法大比武活动等大型项目;策划了“助力乡村振兴——我为农村中小学生捐赠‘爱心包’活动”及“爱心赠报”活动,资助乡村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五老”人士,共收到4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捐赠800个“爱心包”,爱心订报共700多份,助力全市乡村振兴。2022年9月,由贵港日报文传集团公司出品的首部微电影《我在老家挺好的》开机,充分发挥党媒的主旋律宣传作用。

得益于多元化发展的“荷城传媒航母”持续发力,近年来,贵港日报社先后荣获“十三五”中国报业媒体融合优秀单位、城市融媒最具公信力地市党报,贵港新闻网、贵港市融媒体中心“融媒小厨”指挥平台入选“2022年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名录”,社会公信力和资源整合力显著增强,媒体融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