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仪再始,岁律更新,2023年的新春即将到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值此赶超跨越的关键期、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贵港日报将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采写全市上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振兴”,跑出加速度、干出高效率,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总量、均量、增量、质量“四量齐升”,为加快建成现代化“两带两城”,谱写新时代贵港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
黄澄澄,金灿灿,满坡满丘都是压弯枝头的果实。新年的浔郁大地,暖阳普照,贵港的沃柑丰收了。
1月4日,位于港北区武乐镇东南村的贵港市桂丰种养专业合作社250亩沃柑基地,三四十名工人正在采摘沃柑。看,包着头巾的大嫂“咔嚓”一声,一串沃柑沉甸甸地落到手中;系着围裙的大叔正手抬肩托,把一箩筐一箩筐的沃柑搬运到地头;路边,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车……
该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朝笑眯眯地给记者递过来一个黄得发亮的沃柑,“尝尝我家的果,回甘味特别甜。”
“嗯,不错。”记者给刘明朝竖起大拇指,“为什么会有回甘味?”
“我家沃柑是施用自家生产的肥料,有机质丰富。”刘明朝得意地笑了,“卖过我家沃柑的老板,第二年还会回头找我拿沃柑。”
和刘明朝一样开心的还有港南区八塘街道山泉村柑橘种植“大王”黄子阳。去年他承包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村民股份合作社500亩沃柑,经过精心护理,现在亩产可达3500至4000公斤,沃柑总产量可望超过175万公斤。记者到来采访时,该基地已经卖沃柑近30万公斤。
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科长甘启超介绍,进入上月中旬,贵港的沃柑就进入收获季节。目前,全市种植沃柑13.5万亩,产量约为17.6万吨。
如何解决大量沃柑集中上市、卖果难问题?
2019年底,市供销社牵头成立贵港市名特优农产品(水果)产销联盟,由县级供销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合联和综合超市等49家会员构成,旨在整合全市水果资源,利用产销联盟会员的外销窗口和服务平台,将我市名优特农产品销往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下午6时,随着“哒哒哒……”的声音响起,港北区水果供销中心勤丰果业开始洗果。一筐筐沃柑倒进生产线,经过清水浸泡、冲洗等工序后,一个个果子如出水芙蓉,黄澄澄的,干净鲜亮。流水线尽头,40多名工人快速装箱打包。第二天天亮,这些水果将被运送到河北、湖南等地市场。
港北区水果供销中心由市供销社牵头于2021年成立,是顺应市产销联盟发展需要成立,成为我市水果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示范点。客商把从果农收购上来的水果送到这里进行清洗、整理、包装,再运送到各大市场销售。经过洗果、包装后,每公斤水果价格比未洗之前高出约0.4元。去年港南区木梓镇果农彭坤把水果送到这个洗果中心,仅这项收入每亩可增收约1200元。
勤丰果业董事长陈国创介绍,该洗果中心共有3条生产线,每小时可洗果20吨。有了这个洗果中心后,我市生产销售的水果就不用运到外地去洗,对我市果农生产销售水果、稳定价格等帮助很大。该中心开业以来,除了洗本市水果外,还辐射服务玉林、横州、武宣、宾阳等地。
像勤丰果业这样的洗果中心,我市一共有8家、13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水果65吨。贵港市桂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
“不担心,我们有自己的冷库。”记者参观桂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洗果中心,跟刘明朝聊起市场价格波动问题时,他表示,如果市场不得价,就先冻在冷库,等市场没有沃柑时再投放市场。刘明朝的冷库就在洗果中心一侧,去年刚刚建好,容积3300立方米,有了这个冷库,看市场“面色”吃饭明显减弱。
在贵港市桂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记者碰到刚从外面看果回来的浙江老板谢宇斌。谢宇斌已经在这里蹲点收购沃柑一个多月了。他笑着告诉记者,贵港的沃柑果面漂亮,甜度够,目前已经收果100多万公斤。
刘明朝介绍,为了让更多老板到贵港收果,让贵港的沃柑卖出更好价钱,他这里给外地老板提供免费食宿,努力做好各项服务。目前,这里住着6名外地客商。刘明朝给记者出示一份刚刚从市场传回来的沃柑行情,精品果每公斤7.8元、次品果每公斤4.6元,行情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