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贵港,天空湛蓝高远,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在我市开幕。
这是全区的体育盛事,更是贵港人民的大事。
贵港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将办好本届区运会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以“韵动八桂 魅力荷城”为主题,举全市之力承办好本次体育盛会,全力打造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
截至目前,区运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
11月8日晚,2600 多名演员正在进行排练,为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做准备。(记者杨小露 梁棋摄影报道)
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
平南县约有160万人口,但没有属于自己的体育中心。2015年,平南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文化体育中心,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项目推进缓慢。
转变来自本届区运会。
2020年初,自治区决定第十五届区运会由贵港市承办,其中篮球系列比赛将在平南县举行。这条消息犹如一夜春风拂来,平南县党委、政府决心乘势而上,争取到该项目专项债支持,平南县文化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搭上了区运会筹备的快车。
截至今年10月,位于平南街道乌江平田湾地段、规划总用地455.96亩、总投资约12亿元的平南县文化体育中心,其主要场馆的主体结构基本完工,用于举办区运会的综合训练馆、体育馆、地下室一期和二期及周边配套工程场馆已经竣工通过验收。11月7日,第十五届区运会篮球系列比赛在此开赛。
区运会让平南人民从此拥有专属的体育中心。
平南县文体中心建设只是贵港市举全市之力建设比赛场馆的一个缩影。第十五届区运会共涉及28个体育场馆(含群体项目),其中贵港市本土18个。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本届区运会我市改扩建场馆项目4个、新建场馆项目2个,投入经费约3亿元。
如今这些场馆已经全部竣工通过验收,并投入比赛使用。其中,平南县文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负责场馆室内工艺装修和场馆智能化建设,统筹考虑了赛后运营,为今后体育场馆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了承办好本届区运会,我市加快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建设,全市累计投入资金约18亿元开展体育综合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获国家资金支持3000万元用于建设九凌湖足球训练基地、广西工业学院足球基地、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足球基地等共55块国家标准足球场,让群众能够就近踢球、踢得上球。
参赛更出彩 群众齐健身
蓝天白云,在宽阔湖面上,一艘艘皮划艇一字排开,16岁的贵港小姑娘黄雯静正和队友劈波斩浪。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五届区运会皮划艇比赛中,黄雯静获得女子甲组200米单人划艇第一名;她和队友陈梦兰还获得女子甲组500米双人划艇冠军。
黄雯静获得“双冠”背后是我市加快体育强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何通过举办一场运动会,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我市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竞技体育激励机制,设置重大体育比赛奖励专项资金,对在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体育赛事中获奖的运动员给予50万元以内金额不等的奖励。
为了备战本届区运会,我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自治区体育局达成战略合作,与先进地区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共建,通过委培、代训、区市共建等方式,培养一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此背景下,原来是跆拳道运动员的黄雯静和队友来到北海市,参加皮划艇训练。经过3年的严格培训,黄雯静脱颖而出。本届区运会,我市在皮划艇、赛艇、帆船、冲浪四个新项目中斩获7金5银3铜的骄人成绩。
作为本届区运会的东道主,我市成立由1200名运动员、教练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区运会28个竞体项目、群众赛事活动公开组14项比赛,运动员数量、参加项目等为历届之最。本届区运会第一阶段赛事结束,我市共获得竞技比赛金牌27枚,超出历届区运会竞技金牌总数,实现“办赛精彩 参赛出彩”双丰收。
随着区运会临近,全民健身运动空前火热。2021年以来,全区游泳锦标赛、国际摔跤锦标赛、中冠联赛小组赛和决赛等全国、全区比赛纷纷在我市举行。群众性体育赛事更是如火如荼,贵港市超级足球赛、贵港市校园杯足球赛、贵港市青少年足球选拔赛接连开赛、好戏连台。
我市城乡居民健身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5家单位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人荣获2017年—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打造“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
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岭南三郡,其中桂林郡的郡治所在地就位于今天的贵港市中心城区。贵港文化是广西文化的重要源头,域内的布山文化、骆越文化有着“广西文化始祖”的重要地位,廉石文化、铜鼓文化、壮族文化、稻作文化源远流长。
如何让今天的贵港荷城重焕光彩?我市以承办区运会为契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提出打造“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通过举办一个大会,带动一批项目建设,促进一片地区发展。
“你离潮流还差一套木乐运动服!”今年以来,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句响亮的口号。
桂平市木乐镇拥有服装类企业22家,服装年产量达2亿多套,全国百分之七十的篮球服和足球服产自木乐镇,区运会、青年运动会上,都有木乐运动服的身影;品种从足球服、篮球服到休闲运动系列。木乐服装产业成为桂平市首个超过百亿元产业。
近年来,我市提出“好服装 贵港秀”,桂平市木乐纺织服装产业园成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桂平木乐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工程,涵盖现代化标准厂房、孵化中心、创客中心、商业综合体、学校等全方位业态。建成以后,可供25家企业进驻,提供就业岗位5000人以上,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本届区运会,上万名运动员、志愿者、裁判员穿着木乐服装参加比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秀出贵港万种风情。借助区运会影响力,桂平市木乐镇获公示为广西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木乐镇闪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获公示为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体育+旅游”方兴未艾。周末的港北区百花山热闹非凡,市民排队到这里体验滑翔运动带来的快乐。
据了解,广西鹏飞(百花山)滑翔伞国家飞行营地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包括适合滑翔伞、动力伞起飞和降落的专业场地、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旨在打造贵港市第一家合规、安全、高端的滑翔伞项目,为市民提供全新休闲运动体验,推进城市文旅振兴建设。
我市以专班工作制加快“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桂平市入选广西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县(市、区),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获评全国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目前,全市累计实施“体育+”项目135个,亿元项目占比超五成,总投资超100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完成项目投资18.1亿元,新签约项目11个,合同投资47.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