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10月27日下午,出席2022年全市粉垄技术观摩培训会的广西农科院专家宣布,港南区新塘镇下宋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采用粉垄技术耕作,晚造水稻增产28%。
今年7月,广西农科院、港南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在下宋村实施“稻田水层快速粉垄耕作水稻高产示范”项目,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壮香优金香,利用广西粉垄科技有限发展公司研制的空心型两刀钻悬挂式粉垄机,在稻田有水层条件下快速粉垄耕作,深度28—30厘米;对照田则采用传统的拖拉机旋耕深15—16厘米。管理中,试验田和对照田的化肥、农药和灌溉用水量一致。
10月21日,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市农技推广中心、港南区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专家在下宋村举行“两刀钻水层粉垄稻田种植水稻示范”测产会。经专家组测产验收,粉垄田平均亩产湿谷587公斤、含水量32.5%、折干谷458.05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湿谷467公斤、含水量33.7%、折干谷357.95公斤。粉垄田平均亩产比对照平均亩产增产100.1公斤,增产28%。
粉垄技术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介绍,粉垄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深耕深松”。所谓“粉”,就是利用空心型两刀钻悬挂式粉垄机替代使用了千百年的犁头、锄头、耙,把土壤粉碎成颗粒物;“垄”,就是在耕作过程中让土壤自然地悬浮成垄,可直接播种作物。粉垄技术使土壤速效养分增加10%—30%,氧气含量、贮水量增加1倍左右,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而且,粉垄技术一次就能同时完成秸秆粉碎、耕层深松、土壤粉碎平整作业,土壤均匀细碎可多年保持疏松不板结,农作物根系发达,耐旱且不易倒伏。目前,粉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旱地、水田、盐碱地等。
港南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除了在水稻、玉米种植大力推广粉垄技术外,还将在白玉蔗、红龙果、香蕉、部分中药材种植等推广粉垄技术;还将利用粉垄技术提升“旱改水”地块耕作层深度,增加粮食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