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爬坡过坎稳发展 ——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07-2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 思   网络编辑:何美凡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集中力量打好“十场攻坚战”,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振兴”,切实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同比增长 3.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 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3.7%,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区前列。

稳经济,聚焦产业强基补链

组装、成品车下线完检、模拟路面颠簸试验、入库……7月26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组装车间,三条生产线一派繁忙。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关民介绍,该公司上半年生产新能源电动车31.7万辆,销售33.4万辆,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5.27%、22.34%。

稳经济,关键是稳产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下行以及经济体量小等问题,我市党政干群勠力同心,踔厉奋发,“盯住一产、托住二产、稳住三产”,聚焦产业集聚强基补链,着力培育壮大绿色智能家居和高端板材、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纺织服装、绿色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正值大暑,热浪逼人。从贵港(覃塘)绿色建材及建筑机械制造园、爱玛智慧出行产业园,到贵港高新区粤桂园、贵港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再到桂平市木乐纺织服装产业园、中国(贵港)平南大成工业园纺织服装新区,建设者战高温,抢工时,到处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千亿投资计划,抓好“五个一百”项目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等76个项目开工,平南县环保发电厂等41个项目竣工,着力打好稳投资增后劲攻坚战。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318个,竣工投产43个,工业投资增长26.4%;实施“双百双新”项目28个,完成投资25.9亿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千企技改”项目215个,完成投资23.1亿元。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1家,总数达1048家,排名全区第3位。

打好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2.7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53.9%,新种植糖料蔗11.4万亩、中药材13.7万亩。全力抓好果蔬生产,品改荔枝龙眼10.5万亩,蔬菜产量增长10.8%,水果产量增长34.5%;推动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生猪出栏201.1万头、增长9.4%;家禽出栏32784.7万羽,牛羊出栏9.4万头;加快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新增虾田7.6万亩,投放种虾350万斤,成品虾产值4.4亿元。加快植树造林,植树650万株、8.2万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02.7%。

稳市场,一揽子措施激活力

如何稳市场主体,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4月8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化解贵港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加快化解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5月30日,我市出台《贵港市促进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惠企纾困政策措施,制定对符合条件的信用优良企业免于收取投标保证金、降低商品房网签备案首付比例等8条贵港特色措施。

我市出台一揽子措施激发活力,深化拓展“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平台,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解决制约我市发展的难点问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马上办,着力营造企业办事不求人、省时间、少花钱的优质营商环境。

前不久发布的《2021年广西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港北区、桂平市、平南县分别位列前三甲,覃塘区也进入前20名。新签约项目232个,合同投资额737.2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贵钢技改项目、投资超10亿元齐峰装饰原纸、爱玛电动车二期等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签约落地;新开工招商项目83个,到位资金296.2亿元。

加快消费恢复提升,打响“好电车 贵港造”“好服装 贵港秀”“好家居 贵港产”“好龙虾 贵港养”“好商品 贵港销”“好风光 贵港游”“六个好”品牌;举办“活力嘉年华”暨贵港义务小商品智慧新商业产业园开业仪式,开展汽车、成品油、家电等重点商品促销活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水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6.2%、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5%。

围绕“运动之城、休闲之都、千年荷城”城市定位,抓好文旅产业“十个一”重要举措,市县两级开通“大循环、小循环”旅游购物消费线路和旅游公交经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开展保市场主体专项行动和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079户,同比增长18.1%,全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7万户,同比增长18.3%。扩大“桂惠贷”投放量、惠及面,投放量增长57.8%,惠及市场主体 6282 户、同比增长61.7%,为市场主体降低融资成本2.4亿元。

保民生,充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1日,市区郁林路与同济大道顺利实现连通通车。

7月19日,金港大道同济立交桥正式通车,标志着金港大道高架桥实现全线通车。

7月26日,市中心城区至黄练、五里公交车开通……

市委书记何录春在全巿稳增长促发展防疫情保稳定惠民生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把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把人民群众所思所需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七位一路一市场”两篇文章,在防疫情、惠民生上有更暖的温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按照市委部署,我市着力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以及农民工、残疾人、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上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近1.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近3.8万人,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强化社会保障,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8.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8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6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71.1%、99.6%、100.6%。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126万元,惠及4646家企业。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七位一路一市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建学校22所、新增学位1.3万个;投资15.4亿元,开工建设卫生健康项目29个;开工老旧小区改造3856户,棚户区改造开工1903套、基本建成6092套。

疫情防控方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开展稳增长、保稳定、防风险“百日攻坚行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网格化管理,妥善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