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我市大力开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改革集成试点工作,产业实现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已经成为西南、华南地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零部件配套率、智能化水平均排在全国前列,打响“好电车,贵港造”品牌。
位于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的广西绿源电动车智能工厂,平均15秒就下线一台电机、30秒就下线一辆整车,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燕青告诉笔者,该公司实现车架制造、铁塑件涂装、电机、整车装配等关键工序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和自动化加工,截至5月底,该公司实现产值超3.65亿元,同比增长499%。
近年来,我市提出打造立足广西、挺进东盟、走向世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新能源电动车制造基地。港北区围绕政策扶持、创新服务、产业链招商、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高位推动电动车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专班式推进、全链条落实。同时,瞄准全国排名前二十的电动车企业以及核心零配件龙头企业,有的放矢地引进电动车产业链关键企业,加快建设新能源特种专用车基地,打造以特种车、电动车、新型装备制造以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为主的产业集群。
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介绍,该区开展“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区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等活动,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帮办中心,落实工业振兴特派员,为电动车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目前,港北区累计签约引进电动车企业10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80%。
2021年,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实现整车产量260万辆,配套1500万台(套、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亿元,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今年1—5月,全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