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2022-06-0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谭彩珍   网络编辑:庞丹婷  

贵港讯 记者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了解到,近日,我市1个单位获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7个单位获自治区命名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入选数量创历史之最。2个村寨获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覃塘区覃塘街道龙凤村入选自治区2022年度民族特色村寨农旅融合发展试点村寨名单;命名77个单位为贵港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5个单位为贵港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同心文化载体”45个。

2021年,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位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成立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坚持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社会治理,用好“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平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少数民族聚居地覃塘区、平南县现场办公。2021年累计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7万件,实施“五大系列”党建工程,夯实发展根基,推动各民族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商机制。2021年承办广西“恒爱行动 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公益活动项目,全区启动仪式在我市举办。短短一周时间,300名“爱心妈妈”认领750公斤毛线,编织400多件毛衣寄往新疆地区,“妈妈牌”毛衣为桂、新两地搭建爱心桥梁,为各民族家庭之间交流交融、爱心互动、情谊连接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创新实施“万名干部回故乡 带领群众建家乡”,开展“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活动,50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利用周末返回家乡带领各族群众谋发展,组织动员1570多家企业商协会和1120多个村结对共建,为乡村振兴捐款物折合1.02亿元。开展“千企扶千村”活动,建设产业帮扶项目640多个,兴建产业基地300多个,建立帮扶车间290多个,2万多户群众受益。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托“壮族三月三”、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社区邻里节”等多样化的主题联谊活动,将“和为贵、诚为本、干为先”贵港精神融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过程,利用12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荷城大舞台”周周演、“荷城大讲堂”、“荷姐姐说党史”等平台,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活动,获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西十佳案例”的“和为贵”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1届,持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贵港日报社连续5年开展“摄影进万家·温暖全家福”摄影公益活动,为2000多个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成为文化进万家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