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 > 正文

西江小学:课后服务多元化 特色课程助成长

2025-01-0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杨小露  

贵港讯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示广西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目评选结果,港北区西江小学选送的《月光下的中国》获得朗诵类一等奖。

这是西江小学不断探索优化设计课后服务内容,以多元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导向,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健康成长的缩影。“我们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特别注重课后服务课程多元化和特色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西江小学党总支部书记杨忠保说,学校鼓励学生根据其兴趣和特长选择课后服务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合唱、舞蹈、绘画、乐器、编程……下午4时25分,放学铃响后,西江小学依然热闹。音乐室内,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科技创客室里,数独、编程等具有创新思维培养与开发的社团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展开……

为满足学生课后延时服务需求,推动“双减”落地增效,该校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及场地条件,引入社会机构,按照“能开尽开、应开必开”的工作要求,确定“1+N”的多元化校本课后服务模式,丰富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拓展学生综合活动的时空,实现学生课后服务“5+2”全覆盖。

“‘1+N’课后服务主要包含‘书面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三方面内容,其中特色课程包括课后服务特色班、特色烹饪课、主题教育。”杨忠保说,每天晚托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完成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和培养自理能力。

该校还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将师资队伍、学生兴趣爱好、地方文化特色、学校周边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开发合唱、舞蹈、美术、科技创客、播音主持、乐器、书法等特色课程;依托学校食堂开展晚托烹饪课,开设“我是厨房小能手”烹饪课程,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引进校外机构,开设足球、篮球等兴趣班,努力把社团活动打造成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渠道。

“学校设有很多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减轻了我们的学习压力,我感到很开心。”该校五年级(1)班学生林朵朵说,她加入了科技创客班,锻炼并提升思维能力。此外,她还到播音主持班锻炼自己。去年11月,她担任了学校运动会的主持人,表现从容不迫,赢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随着学校课后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该校目前参与课后服务课程的学生有2628人,参与率达83.03%,145名教师参与,参与率达96%。“我们继续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调整与优化课后服务的形式与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校园生活中发展特长,健康成长。”杨忠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