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覃塘区樟木镇的群山环抱之中,隐匿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村落——凌动村。在晨雾轻抚下,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墨画卷,静静地铺展在桂中南的腹地。
每当晨曦初露,如轻纱缭绕的山间雾气将凌动村装扮得如同世外桃源,引人无限遐想。然而,关于这个村落的故事,如同她所处的位置一样,被层层迷雾所笼罩。村民世代相传,这里曾是仙人遗落的仙境,藏匿着无数未解之谜。而村落的名字,从“岭垌”到“凌动”,更是承载了一段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从“岭垌”到“凌动”的演变
据光绪版《贵县志》记载,凌动村原名“岭垌”,古属贵县山南里,今属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在民国版《贵县志》中,岭垌已更名为“凌动”。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历史时期的变迁,也体现了地方文化与语言的演变。
从凌动村的原住民翚、盘两姓族谱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线索。族谱对于村落的记载,往往与山川地理、历史传说紧密相连。同时,民间口碑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口头历史资料。结合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岭垌之名可能源于村落所在的地形特征——四周环山,中间为一片广阔的旱地田垌,形似山岭之中的一片垌田。
全媒体记者梁棋摄
然而,为何“岭垌”会演变为“凌动”呢?这可能与贵港壮族语言的发音习惯有关。在壮语中,“岭”的发音类似“领”,而“垌”则类似“洞”。当两字连读时,发音近似于“灵垌”或“凌动”。此外,凌动村有一古泉,周边的“葵凌”“清凌”等地名中的“凌”,以及贵港壮族称泉水为“凌”,实际发音更接近“愣”(第二声)。凌动村的“凌”,当地壮族发音却为“灵”或“岭”。这种发音上的微妙差异,进一步印证了“岭垌”向“凌动”演变的复杂性。
山川地形与“九凤朝花”的传说
凌动村不仅名字富有传奇色彩,其山川地形也同样引人入胜。当地人习惯将凌动村所在的大山弄称为“九凤朝花”地。这一地形特征,形象地描绘了九座山峰(其实周边不止九座山,“九”在壮话中也代表“无数”的意思)如凤凰般朝拜中央的一片花地。在这片花地中,有一独山酷似哮天犬或端坐麒麟,被视为守护灵兽的石山。独山周围则是一片广阔的旱地田垌,正是“岭垌”地形的写照。
“九凤朝花”的传说,不仅赋予了凌动村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前来探访。在桂中南地区民间的传说中,凌动村作为一处知名村落。这一传说与地形特征的结合,使得凌动村为更多人所知。
《冯雷牧牛》与桃源仙境的传说
凌动村不仅有着奇特的山川地形和传奇的地名由来,还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民间故事——《冯雷牧牛》。故事讲述了冯雷牧牛时误入一峡口灵垌,发现了一处桃源仙境,那里山川秀美,花红柳绿,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冯雷与牛群在此乐不思蜀。这则故事不仅丰富了凌动村的文化内涵,也为其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在故事中,凌动村被描绘成一处与世隔绝的仙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描绘与凌动村作为桂中南腹地一处桃源仙境的实际情况不谋而合。如今,凌动村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覃塘区一处旅游胜地。
新时代的桃源新篇
凌动村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从“岭垌”到“凌动”,从古老的传说到新时代的变迁,她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与美丽。随着时代的发展,凌动村慢慢掀开她的面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和谐交融,体验到桃源仙境般的魅力。
凌动村,这个曾经的秘境桃源,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覃塘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本版图片除属名者外均由签约摄影师 安现武 梁品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