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覃塘区樟木镇通过“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对木薯品种进行筛选、种苗标准化繁育以及示范推广,大力发展木薯种植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日,樟木镇五龙村的木薯试验示范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正忙着对刚挖出的木薯进行分类、装袋和贴标签,广西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丽君及其团队则对这些木薯品种进行淀粉含量检测。
韦丽君介绍,该基地试验种植的木薯品种有40多个,其中,桂热10号、桂热11号和桂热13号在市场上应用广泛,其中桂热13号亩产高达5吨,是食材和淀粉加工的优质原料。
樟木镇土地资源丰富,素有木薯种植传统。今年,韦丽君团队到樟木镇五龙村开展木薯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推广,基地示范面积130亩。目前,该基地木薯进入收获期,韦丽君团队正在对基地的40多个木薯品种进行品比测试,从中筛选出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强以及产量、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韦丽君表示,经过测试,基地培育的木薯品种在产量和淀粉含量上均优于传统品种,特别是桂热13号,淀粉加工厂给出的价格比其他品种每吨高出50元至80元,经济效益显著。
据了解,今年樟木镇种植木薯面积1.02万多亩,预计总产量2.3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逐年递增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