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覃塘区大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贤珍获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她个人在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良好局面的肯定,也是大岭乡“党建+”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的一个生动故事。
近年来,大岭乡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思想引领、共同富裕、融合互促和基层治理,不断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党建+思想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政治基础。大岭乡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纳入议事议程,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民族工作计划、制度和职责,制定学习、例会、活动等相关制度。各村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引导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各党支部坚持将民族团结工作与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有机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教育管理中,通过集中和自学、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党的民族政策入脑、入心。
“党建+共同富裕”,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基础。大岭乡将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支撑,全力以赴拼经济,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引进华润高端钙基新材料、白鸠胸矿山、平月制碱用灰岩矿、大岭风电场4个亿元工业项目。2023年,成功引进且开工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额17.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如今,该乡已形成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等9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澳洲坚果种植、“蟹贵族”大闸蟹养殖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蓬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为各族群众拓宽增收致富路。
大岭乡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落脚点,强力保障就业创业。2023年,该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0人,低保、特困、残疾、孤儿等社会保障总体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打造了全市首个“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村企合作示范点“扬翔新村”,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实施民生项目73个,惠及群众1万多人,各族群众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党建+融合互促”,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群众基础。大岭乡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原则,推进各民族共治共享,让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乡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中,从“开学第一课”到主题班会,从社会实践活动到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等。
大岭乡创新共事共乐载体,举办就业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班,鼓励企业吸收各民族群众就地就业,推动各族群众在共事中团结互助;连续举办文艺演出系列群体活动200多场(次),有力推动各民族群众在共乐中增进认同;广泛发动各族群众投身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领域,推动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党建+基层治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大岭乡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平安覃塘满意先行 你说我办服务在屯”“大巡防大宣传大服务大发展大平安”等活动;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开展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教育活动90余场(次),普法受众2000多人(次),各族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大岭乡创新推出“一组三会”+网格化管理治理模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网格管理、村民参与”工作格局,持续缩短为民服务距离,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件,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各族群众能力。深入推进“平安大岭”“法治大岭”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多措并举筑牢禁毒防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