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今年来,港南区以实施“红格善治工程”和“政法信访双联工程”为载体,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在信访工作深度、广度上下硬功夫,推动了信访工作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港南区信访工作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践行“浦江经验”,坚持领导带头下访接访包案。领导带头下访接访。今年以来,港南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阅办群众来信和网上信访,定期或不定期下访接访群众,区委书记接访群众5批15人次,区长接访群众5批16人次,其他处级领导接访32批72人次。带头包案化解积案。区委书记包案1件,区长包案1件,其他处级领导包案32件,包案化解罗泊湾大桥项目安置区建设难题等各类信访矛盾隐患43件,乡科级领导干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隐患112件,有效减少矛盾上行。
紧盯重点问题隐患,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港南区信访局发挥协调推动作用,加强对重点信访隐患研判分析,第一时间向有关单位推送预警信息182条,确保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督促各单位对本辖区本领域信访问题持续攻坚,及时落实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外溢,力促动态清零。压实基层一线化解责任。在发挥各村(社区)“两会一团”作用的基础上,明确村(社区)“两委”干部包联重点信访人,密切关注、随时响应,主动上门化解矛盾。今年以来,港南区信访总量192件,与去年200件同比下降4%。截至9月4日,港南区信访工作核心数据信访部门受理率、责任单位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参评率均为100%,求决类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5.34%,满意率99.04%,满意率排名全市第一。
创新“网格+‘三官一律’”融合机制,积极探索信访事项源头治理新路子。该区把推进“红格善治工程”网格化管理与实施“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有机结合,由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政法信访双联办在全区350个党支部建立“红色一家”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利用网格管理信访事项的事和人,动员首席法律咨询委员会、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镇村法律顾问等力量,采取非诉讼方式与诉讼方式,组织个人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来,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信访工作“全民参与”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同时,依托全区287名网格员,建立基层信访信息员队伍,在网格内开展常态化摸排,对网格员上报的信访苗头和矛盾隐患,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牢牢掌握主动权。今年以来,该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39件,已调结939件,收到锦旗15面,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健全信访机制,提高办结效率。该区不断健全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全区9个镇(街道)176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并且在总结“维稳基石工程”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实施区镇村三级“政法信访双联工程”,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有机衔接,有效联动,提高了信访案件办结效率。今年以来,该区已全部办结中央集中治理重复信访案件第一、二、三批交办案件35件,实体性化解率91.42%。
加强《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自2022年5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港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条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五进”活动,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提高社会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同时,开展多渠道学习宣传《条例》活动,举办学习《条例》讲座7场,培训党政干部近700人次;开展宣传一条街活动18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7570份,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工作成绩突出,港南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连续五年获评全区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窗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