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覃塘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瞄准群众需求办实事,扑下身子解民忧,真正做到司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把实事办在“点子上”,办到“心坎里”。
群众有所呼,法院有所应
6月2日,贵港市“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法官公开开庭审理一批侵害商标权纠纷系列案,敲响“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的第一槌,这也标志着市“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在桂平市人民法院木乐法庭正式启用。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是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和“中国运动服饰智造小镇”。近年来,木乐纺织服装已成为桂平市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木乐镇已发展服装企业503家,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服装行业有效注册商标473个,服装年产量达2亿多套。
随着木乐镇服装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知识产权纠纷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覃塘法院自去年管辖全市第一审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来,立足新时代司法需求,积极破解维权难题,将“中国运动服饰智造小镇”木乐镇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前沿阵地”,在木乐法庭成立贵港市“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将经营主体易发多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庭审现场搬到企业身边,扩大人民法院司法服务覆盖面,及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群众有所盼,法院有所办
“真是辛苦你们了!你们法庭服务太贴心了,让我这个快80岁的老头子非常感动!”近日,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当事人韦某拿到诉讼文书时,激动地向覃塘法院东龙法庭的干警连连道谢。
韦某的妻子在交通事故中去世,为了办理相关手续,韦某已经到派出所注销妻子的户口及身份证,但是夫妻俩的养老钱一直存于妻子的银行卡中,因涉及遗产继承问题,无法直接领取银行卡中的存款。承办法官韦陆红考虑到韦某的特殊情况,为其开通了司法服务“绿色通道”,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帮助韦某“一站式”解决纠纷。
“我们作为法官不但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要让每一次诉讼服务都传递司法温度。”韦陆红说。
东龙法庭提供上门立案、上门调解等“一站式”司法服务是覃塘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覃塘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畅通涉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诉讼案件“绿色通道”,有效打通便民诉讼“最后一公里”。诉讼服务中心努力提高立案效率,简化当事人诉讼流程,践行“打官司不求人”这一庄严承诺,设立涉企、涉军、涉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绿色维权通道”以及申请人身保护令、方言服务“绿色服务窗口”等,积极破解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维权的痛点和难点,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群众有所求,法院有所为
在覃塘法院法官的帮助下,庞某兄弟被拖欠的劳务报酬得以追回,庞某对覃塘法院审判和执行这起劳务纠纷案件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近日,庞某发信息表达谢意后,又分别向两名经办法官赠送锦旗致谢。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年来,覃塘法院各审判执行团队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20多面。每面锦旗背后都是法院干警的默默付出,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锦旗上“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等言语,都是群众对覃塘法院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认可。
“听民意、察实情,才能找准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覃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覃锦丽表示。
真诚为民办实事,件件落实暖人心。新征程上,覃塘法院始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做好法院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便民、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传递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