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覃塘区 > 正文

覃塘区: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托起百姓身边“稳稳的幸福”

2023-01-17   来源:覃塘融媒   作者:   网络编辑:周礼萍  

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大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呼声最高的民生实事之一。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持续进行,覃塘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保健康、防重症”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期,覃塘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基层“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把乡村医生真正“用”起来,试点推进“慢病配药不出村”“监测服务不出村”“康复护理不出村”等系列便民服务,不少患者表示再也不用为看病就医担忧了。

增加基层配药类目 慢病配药不出村

在基层看病,群众最担心的莫过于听到医生的一句话:“不好意思,这个药我们这里没有的。”

“高叔,你来了啊,正好之前预定的药也到了,今天就能带回家了。”近日,在杨志村卫生室,患者高叔(化名)找到了签约医生宋剑泽,得知自己每天都要吃的药有货了,他很开心。

原来高叔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每天要吃3种药,一个月下来光药费就要花近400元。因为村卫生室药品种类比较少,其中有一种名为参松养心胶囊的药品在村卫生室没有配备有,每次配药都要让家人赶到区人民医院去配,有时还会出现药品缺货的情况,配个药来回就需要半天时间。

通过宋医生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反馈高叔的药品名称及用药信息,如果所需药品没有在基层配药清单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立即启动相关药品保供机制,等药品到货后医生只需电话通知患者来取药即可。截至目前,“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已经让杨志村70多名患者受益。

家庭医生主动上门 监测服务不出村

如今,高血压、高血糖等慢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时刻关注和照顾父母,一旦出现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覃塘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8个签约服务团队,有6174名签约慢性病患者,其中宋剑泽所在的团队承担杨志村241名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群众的跟踪随访任务。

平日里,宋剑泽利用自己是本地人的优势,在工作中早已与村里的群众打成一片,大家对他也都很熟悉。“我手上管的高血压患者有203人,多数是老年人,但是他们缺乏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上级为我们添置了电子的血压、血糖检测仪,实际上我们村卫生室已经成为血压、血糖自动监测点。按照相关的慢病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坚持每年为建档立卡的高血压患者开展至少4次健康评估,为居民提供健康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并给出合理的用药指导。”宋剑泽说,“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我也会抽时间上门去做服务,动态掌握大家的健康数据,主要就是为了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

整合医共体资源 康复护理不出村

“陶大叔,你行动比之前利索多了,恢复蛮好的。后期坚持康复训练,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近日,覃塘区社区服务中心邀请了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专家与姚山村卫生室医生何伍坚一起冒着寒风细雨,再次来到姚山村陶大哥家中,进行康复训练评估指导。

“康复护理不出村”服务也是众多患者心之所向,陶大叔就是其中一位受益人。“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我能在院子里走个一小段路了,你看走走锻炼过后,小腿肌肉都比之前结实了……”看到医生大老远地赶来,陶大叔很开心,就像是学生见到老师一样,忍不住向医生展示在家康复训练的成绩。

村医何伍坚介绍:“‘康复护理不出村’主要是针对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病例在上级医院康复后开展的出院随访服务,这也是我们覃塘区医共体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把术后、高龄、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等人群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按实际情况提供每个月2-3次上门护理或家庭病床服务,为他们进行全周期健康管理,让群众足不出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以来,我们已经科学稳步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我区作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区,也要争取跑出便民就医服务的‘加速度’。下一步,我区将以‘便民惠民’为目标,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居民侧服务建设,持续延伸服务范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满足患者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需求,让百姓的就医之路更顺畅,让更多基层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