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覃塘区 > 正文

覃塘区:稻田搬上“云端” 打造“云上农场”

2022-11-2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蒙思婷 姜佳坤   网络编辑:周礼萍  

贵港新闻网讯 “我认种的水稻丰收啦!”“在北方的冬天里,看南方秋收。”“怎么认种?出钱还是出力?”……11月13日,覃塘区通过慢直播镜头,让网友一览“云上农场”里的秋收景象。镜头里,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连片的稻田中来回穿梭、纳穗吐谷。网友一边观看丰收场景,一边热烈讨论。仅当天,在中国移动视频号、广西移动视频号等平台累计在线观看量就有近7万人次。

在数字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全新产销理念走进田间地头,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今年7月,覃塘区推出富硒水稻“云认养”项目,把50亩稻田搬上云端,打造了一片“云上农场”。全国各地网友通过“覃塘富硒水稻”微信小程序,就能在“云上农场”认养一块属于自己的真实农田。线上认养的稻田由当地农民负责管理,认养人可以通过布设在乡间田头的高清摄像头,观看认养地块水稻的生长丰收全过程,还能到实地查看游览,稻米烘干打包后直接配送到家,让认养人体验一把线上认养、线下收米的乐趣。

“平常打开直播欣赏乡间景色,看着稻谷慢慢成熟,心里很高兴,现在就等送货到家了。”家住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道金泰社区的韦女士说,新鲜有趣的线上种养模式、对农村生活的好奇和对山水田园的向往,都是吸引她认种稻田的因素。一个田间摄像头,连接了乡村与城市两端,让天南地北的网友关注同一片土地的农作物,为同一个丰收季欢庆。

覃塘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云认养”项目负责人谢富贵介绍,除了乡间风景,认养人还能在小程序里看到土地墒情周报,听到村民质朴的歌声,感受村民生产生活,了解覃塘区农耕文化,这些都能把认养人带入壮乡覃塘、带入“诗和远方”的美好意境。从11月25日的后台数据来看,认养小程序数有接近4万名用户,其中400多名已认养稻田。认养人遍布全国半数省份,主要分布在城市,最远的一名认养人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认养项目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验。

目前,覃塘区“云认养”项目已入围2022年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该区将依托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培育乡村发展新业态,陆续把产自本地的小龙虾、莲藕、毛尖茶等特色农副产品搬上“云端”,通过数字化提升产业对接市场的能力,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富硒水稻丰收后,该区“云认养”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荷美覃塘变身直播间,荷塘中的10万只藕虾接力爬进“云上农场”等待认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