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讯 盛夏时节,漫步在覃塘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只见农家洋楼白墙红瓦,道路宽广整洁,溪水长流不息,绿道两旁鲜花怒放……乡村振兴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当地壮、汉民族群众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的结果。”覃塘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滕勇说。
覃塘区是我市主要的壮族聚居区。近年来,该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壮汉群众共同脱贫攻坚、共同振兴乡村,取得良好成效。按规划,覃塘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面积42.2平方公里,涉及覃塘街道、蒙公镇的12个村屯、1.6万人口。目前,该核心示范区6个村庄已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16公里长的旅游绿道已建成使用,3个驿站、4个牛棚基本建成,8.8公里长的河道整治全速推进,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完成总投资1.8亿元。
国家AAAA级景区——荷美覃塘景区位于覃塘街道壮族村落姚山村、汉族村落龙凤村,一条小河贯穿其中。该景区2014年创建以来,两村壮族、汉族群众共同流转土地3000亩,建设了旅游设施,建成两村各1500亩的荷田及道路、水利、楼阁、栈道等配套设施。如今,景区内科技馆、游乐园、动物园、摩天轮等已经建成,智能农业大棚、文化复兴剧场初具雏形,投资4.2亿元的湖美四季项目正全速推进。覃塘区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荣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县。
位于姚山村的绿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藕田里,100多名农民正在除草、施肥。村民吕梅深介绍,五年来,她与江北的龙凤村姐妹们在藕田里,春天一起种藕,夏天一起除草、施肥,秋冬共同挖藕,在车间里加工莲子、藕粉,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光头佬农家乐位于龙凤村,店主黄绍伟说:“我在荷美覃塘营业5年,与壮族兄弟的农家乐相邻经营,平时笑脸相迎,互相学习,公平竞争,大家生意都做得顺顺利利的。”
壮、汉群众团结互助,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望着绿色的田野,山北乡双岩村党支部书记韦伍珍如数家珍:建设一条2公里长的连接壮族村庄下岩屯与汉族村庄上岩屯的水泥路,两个屯群众各无偿让出土地6亩左右。为建设三面光水渠,两个屯群众也无偿让出土地3亩多。
覃塘街道大郭村第1村民小组与覃塘社区第1村民小组,共同居住在一个村庄,分属壮族和汉族,他们互敬互爱,俨然一家。“我们住户都混居一起,如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主动邀请,语言也相通,壮族的到汉族家做客,就说对方的土白话;汉族的到壮族家做客,就说对方的壮话。民族团结就是好,有事大家帮。”大郭村第1村民小组长韦进长逢人就说党的民族政策好。
壮族、汉族等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推动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壮族人口占58%的覃塘区,几年来,先后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五次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