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了还要继续努力,生活才会越来越好。”6月17日,记者到覃塘区黄练镇张团村采访时,脱贫户黄沐云谈起了自己创业感受。
张寿安、黄沐云夫妻原是覃塘区黄练镇张团村的贫困户,属因病致贫。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帮扶下,他们通过外出务工、养牛等途径增加收入,2018年实现脱贫。脱贫后,夫妻俩没有放松干劲,继续努力,张寿安外出做建筑工,黄沐云在家种牧草养牛,并慢慢将肉牛养殖发展成为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安安稳稳。
6月17日,记者在黄沐云家采访时看到,他们夫妻俩已经把当天喂牛所需的牧草收割回家并用机器切碎,黄沐云在牛棚打扫卫生,张寿安拿牧草喂牛,大大小小的牛在牛棚里悠然吃草。
创业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2016年,黄沐云看到邻村养牛基地发展得好,于是萌生了养牛增加收入的念头。她到养牛基地干活,割草、喂牛、清扫,她边干边学,一年多时间掌握了养牛的基本方法。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夫妻俩赊回了4头牛开始养殖,2018年发展到8头牛,规模慢慢扩大。养牛周期长、收益慢,黄沐云又想到在养殖肉牛的同时,繁育小牛,增加收入。
“养小牛可不容易,要掌握很多技术。”黄沐云介绍,由于缺乏养殖经验,繁育小牛的工作并不顺利,曾经有一头母牛夜间生产,因为胎位不正导致难产,夫妻俩连夜四处奔波找不到兽医帮接生,小牛没能存活下来,夫妻俩情绪低迷了一个多月。从那以后,黄沐云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养殖技术。
“他们夫妻俩很努力,很认真,勤奋好学。”驻张团村第一书记黄雪娇说,黄沐云经常向她咨询有关养牛的问题。黄雪娇从网上帮她找资料,或者向养殖专业人员请教,帮助黄沐云解决问题。
近两年,黄沐云家里陆续添置了给牛配种、洗胃、输液等各种器具,今年5月,还花了8000元让张寿安到云南学习养牛技术。如今,两人都能熟练地给牛打针、矫正胎位等,工作得心应手。目前,夫妻俩种了20亩牧草,共养殖41头牛,最小的牛仔刚出生10多天。通过养牛,稳步增收,黄沐云一家人对生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