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讯 近日,在平南县镇隆镇的该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工人轻轻按下开关,3台育秧机便开始摆放育秧盘、装填基质、洒水播种,最后传送到育秧室催芽,一条全自动的育秧流水线有序运作起来。
“我们投入国内先进的育秧播种流水线,实现智能化育秧,10至12天为一个周期,每批次可以产出供133.33—200公顷农田使用的成品秧。”该产业中心负责人朱伟宗介绍。该项目是平南县农业产业招商的重点项目,规划建设集水稻育秧插秧、烘干、仓储、大米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今年3月20日签约引进,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用地约3.33公顷,总投资约7000万元,预计9月底竣工验收。目前,该产业中心3条育秧生产线已投入试运营,烘干中心、仓储中心、大米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全年可为约666.67公顷农田提供服务,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
今年以来,平南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头号引擎,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的农业项目。截至目前,该县以蔬菜(含菌类)、渔业、畜牧业(鸡、牛为主)等产业项目为重点,共签约第一产业招商引资项目73个,总投资15.0847亿元,项目到位资金2.1346亿元;开工项目44个,总投资12.713亿元;竣工(或一期竣工)项目19个,总投资1.252亿元;引进超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6.50亿元,其中平南大成生态鳗鱼产业园项目和桂西牛产业发展项目2个亿元项目已开工建设,农业领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该县对签约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平稳落地。在用地保障方面,各乡镇(街道)以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设施农用地潜力图斑为依据,摸清可用设施用地情况,并打通部门衔接渠道,加快推进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在后续服务中,坚持问题导向,定期与企业对接,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一个、落一个、成一个,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