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支书帮我找回弟弟,让我们一家人得以重聚。”近日,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党总支部书记、中网格长覃世专收到群众送来的“群众贴心人”锦旗。
原来,该名走失群众因患有精神疾病,10多年前不幸走失,家人多方寻找未果。该村党总支部将此事列入网格代办事项。去年6月,覃世专偶然得知该群众在广东某地出现,主动联系了广东第一安置中心,并对接当地派出所,忙前跑后成功帮助该群众回到家人身边。
2022年以来,六陈镇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聚焦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巧用“加减乘除”法,推动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走深走实,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网格架构上做“加法” 让管理更精细
该镇突出党建引领效能,在网格划分、配置和运行上做“加法”,打造高效网格管理平台,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全镇建成大网格1个、中网格19个、小网格191个、专属网格49个,实现村屯、行业全覆盖,构建“纵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在原有组织架构基础上,该镇联合组建小网格党组织44个、乡贤党支部11个,进一步延伸组织“触角”,擦亮网格管理的红色底色。同时,融合“五户四联”机制,为农村党员挂牌1086户,在小网格中设置“党员中心户”557户,包联群众9496户,实现网格运行“横到边”的精细化目标。
去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该镇广大党员积极进网入格,在工作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作为,有效维护了辖区平安稳定。73名党员工作表现优异,获评为“党员示范户”。
在服务距离上做“减法” 让服务更便民
“现在各屯都建有网格群,你们平时有什么需求可以在群里反映,也可以直接跟小网格长说。”在安乐村山碑屯,该镇党委书记、大网格长林深南与群众围桌而坐,引导群众“进群入格”。
自“红格善治工程”实施以来,六陈镇综合运用“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支部工作联系点”等工作机制,推广使用网格一线工作法,创建网格居民群191个,收集民意信息400多条,为群众解决难题50多个,纳入办事日程10多个,变“群众上门”为“上群众门”、被动服务为主动问需、“线下答题”为“线上解忧”。
同时,该镇组建便民服务队伍,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证件430余人次、进行生存认证1200余人次,将群众诉求最大限度地在家门口解决,让服务更有温度、群众更加满意。
在队伍建设上做“乘法” 让力量更聚焦
在力量融合上做“乘法”,选优“红管家”。该镇从党员群众代表、乡贤族老中选任小网格长191人,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网格员19人,为专属网格配齐负责人49人,培育“法律明白人”190人,推动117名在职干部、61名回乡干部下沉网格。由大网格长牵头联系辖区内公安、市场服务等力量,中网格长负责具体对接,小网格长负责落实推进,形成党委管总、网格主战、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释放最大乘数效应。
在能力提升上做“乘法”,练就“硬本领”。该镇落实党组织帮带机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网格员队伍任前培训、业务培训60余场次,明确网格长(员)工作职责,针对性地提高网格管理队伍履职能力;举办观摩学习活动2场、核酸检测演练5场,不断提升队伍实战水平,优化平战转换模式。
在排忧解难上做“除法” 让群众更安心
该镇构建“1+2+3+N=0”的治理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该镇党建办和综治中心部门协作为抓手,强化大、中、小三级网格信息联动互通,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社会组织等多种治理资源,形成“采集—上报—处置—反馈—提升”规范化工作流程,确保风险隐患零遗漏,服务群众零距离。
去年,面对严峻的汛情考验,该镇科学运用“红格善治工程”,累计处置道路塌方77处、房屋倒塌22处,转移群众22户60人,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为房屋倒塌的群众申请经费13.2万元,修缮或重建住房;为24户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最大限度减少汛情影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该镇根据网格员所采集的信息,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后,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新建新百村茂塘屯桥梁1座,硬化道路1104米,解决89户331人出行难题;完成3个总长为1542米的三面光水利工程,解决339户群众农田灌溉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开展“一事一议”项目32个,惠及群众1286户61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