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村村头屯充分利用传统桑蚕业发展乡村旅游,从养蚕的桑树转向种植水果桑树,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
迎着和煦的阳光,微风轻轻吹过,拂动桑叶,桑果微颤。在大成村村头屯的一个桑果园内,一、两米高的枝条上,挂满了红、绿、紫相间的桑葚,压弯了枝头。
成熟的桑葚呈紫黑色,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浓郁的果汁充斥口腔,尽是香甜。不少游客一边体验采摘乐趣,一边品尝桑葚,其乐无穷。
果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这里种植的桑树品种有两种:“大果特A”品种结出的桑果呈粗短状,“长果长红一号”品种结出的桑果是长条状。两种果实成熟后都呈紫黑色,多汁,果味香甜清爽,适合新鲜采摘,即采即食;也可放冰箱冷冻,待天气热时拿出制成果汁;亦可制成桑葚干、桑葚酒等。
自近代发展缫丝产业以来,西江两岸的平原地区便成为我县的主要蚕桑区,附近乡人一直有种桑的传统。上渡街道大成村村头屯的乡土农技人才黄真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认真钻研蚕桑的种植。发展到今天,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需求量也大增,黄真才和村里的群众把目光转向水果型桑树的种植,发展了一批优质高效的桑果,并将桑葚深加工成果酒,使大成的桑业有了一个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