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桂平市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新动能

2025-11-1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  

从“景点观光”到“全域体验”

桂平市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新动能

图为西山泉旅游度假区鸟瞰图。

桂平讯 近日,桂平市西山脚下,超万名跑者在晨曦中出发。这场半程马拉松,是桂平市“十四五”期间文体旅融合战略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一座城市发展节奏的生动隐喻。

赛事数据显示:10167人成功报名,其中5028人来自国内28个省份;赛事期间酒店入住8998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82%;沿线餐饮销售额普遍增长80%以上,个别餐企实现爆发式增长。

五年前,桂平的文旅产业还停留在“景点观光”的单一模式。如今,通过持续举办“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广场健身舞大赛、“稻香杯”超级足球联赛、“村BA”球王争霸赛、龙舟赛等品牌活动,这座城市已经构建起“全年有活动、全域有场景”的文体旅生态。

本次半马赛后特色补给中,500公斤谷山粉、1.2万个豆腐酿和菜酿等本地美食,成为最直接的“城市名片”。数据显示,西山风景区在赛事期间的二次消费收入同比增长107.6%,文创产品、特色餐饮等衍生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这五年,我们不再简单追求游客数量,而是注重体验深度。”桂平市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

一场半程马拉松的背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长期淬炼。公安警力1500余人、853名志愿者、141名医护人员、45台AED——这些数字构成的安全网络,是桂平市公共服务体系的缩影。而48趟免费接驳车服务约2300名选手,则体现了城市交通组织的精细化。

“十四五”期间,桂平市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扩容。西山泉旅游度假区、桂澳风情街等新型空间相继落地,建成图书馆文化馆26个分馆、浔州阅读文化中心、魏乃文故居、罗尔纲史学陈列馆、西江故里文化科技创意园等文化场馆,让市民的公共文化体验变得触手可及、丰富多彩。与此同时,金田起义博物馆通过沉浸式演艺活化历史,桂平文创市集将西山茶、扎染等传统元素与国潮设计结合,推动文化从“被看见”到“被感受走”。

网络传播成为重要助推器。桂平市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桂平市融媒体中心系列账号发布内容总阅读量达640万,图文直播阅读量突破1223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让桂平市的山水人文实现了从“地方名片”到“全网流量”的跨越。

“十四五”期间,桂平市文化工作紧紧围绕“文旅融合”这一发展主题,文艺创作硕果累累,非遗传承与产业实现“双出圈”。音乐剧《国难书生》入选广西文艺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编印了《大藤峡旅游文化》丛书,多台(部)歌舞、戏曲、文学作品在全区会演中屡获佳绩,非遗项目由27个增至48个,罗秀米粉、西山茶等非遗食品年产值突破22亿元,带动就业3.8万人,成为文旅消费与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文/图 覃柏创 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