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石龙镇新村村:以“产业旺”促“乡村兴”

2025-03-28   来源:新桂平   作者:  

人勤春来早。走进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村,随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景象。育秧生产、储备农资、旋耕翻地、播种施肥……数台农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幅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石龙镇新村村的党支部书记、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伟介绍,以前新村村是半人工、半机械化的耕作方式,旧田地貌复杂,高低不平,无法实现全程机械化。为了打破这个困局,村里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农机服务队,通过实物资产出资的方式入股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推行“小田并大田”的方案,建成了占地50亩的农业产业基地以及占地23亩的育秧工厂,为本村和周边村提供跨区作业服务。投入的800多台新型农机具,可满足1万亩稻田育秧、耕地、插秧、护理、收割等机械化运作需求,全村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作业率达100%。

同时,新村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番石榴、大青枣、富硒稻、甜玉米、秋冬蔬菜等特色产业面积达5200亩,带动就业人数两百多人。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2023年以来,新村村坚持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发动402名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短短三个月时间,完成了300多亩项目用地土地流转,新建小微公园6处,铺装砌筑1955平方米,绿化施工2995平方米,砼硬化路面9669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1845米。还充分发挥村屯理事会作用,持续开展房屋拆迁和土地回收工作,拆除47间危房、闲置旧房、鸡舍,累计3200多平方米,回收被村民临时耕种占用的集体土地470亩,有力推动了水库移民整村提升工程建设。

“我们新村村在建设好村容村貌的同时,持续搞建设,凝聚更多的群众。在做好我们现有养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农业观光游的一些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杨伟说。

近年来,新村村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洼地变良田、石山变果场、荒野变公园、农村变景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典范,先后荣获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2021年度贵港市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2022-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村。经过十年的打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上百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从不到5万元发展到超30万元。如今,“产业有特色、就业有门路”已经成为新村村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