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下湾镇大力发展“紫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4-12-3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贵港讯 12月25日,在桂平市下湾镇龙岭村紫米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粒粒稻谷经过烘干、脱谷、筛选等一系列环节后,变成一粒粒深紫色的米粒。车间的另一边,村民正忙着分装、打包、发货,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

“富硒紫米营养价值丰富,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等功效,紫米也是珍贵的水稻品种。”龙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樊龙说。为了打造龙岭村富硒紫米特色品牌,该村通过“党支部统筹+致富带头人领种+脱贫户投劳+合作社加工销售”的模式,形成40亩的龙岭村富硒紫米特色产业集中种植区。

“只有把紫米发展成可持续性产业,才能为龙岭村乡村振兴积累更多发展资金。”樊龙说,从2021年开始,龙岭村用好国家衔接乡村振兴扶持脱贫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成功申请到富硒稻谷产业和加工车间项目资金30万元。2021年底,富硒稻谷加工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加工环节,促进富硒紫米附加值的提高。

此外,为了真正把“小紫米”做成“大产业”,2023年,在镇政府、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该村与广西桂平唐吉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威颜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将紫米加工成龙岭紫米饼、龙岭紫米粉,将单一的生产和销售升级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让紫米变成紫米饼、紫米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销往市内外,并根据消费者反馈改进包装设计、改良配方,最终紫米饼以57.6元每公斤、紫米粉19.8元每公斤的价格在桂平市当地及区直各单位中热销。此举在为紫米打开销路的同时,也成为该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动能。“今年龙岭村生产紫米2万余公斤,销售了7500公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3万元。”樊龙说,目前,合作社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计划将剩余的1.25万公斤紫米作为年货市场产品推出,同时,积极联系市内外知名大米企业,探索建立合作关系,扩大紫米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全部销售后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3万元。

龙岭村不仅依靠紫米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引擎,还多元化入股了稻虾养殖、中草药种植等项目,并自主发展光伏产业、水库及钩机出租等业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

“村集体钱包鼓起来,我们的生活也更好了,不仅路修好、变宽了,我参与紫米的收割、打包也有工钱,让大家一起富起来,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李碧霞说。

近年来,龙岭村通过“紫米+”带动和惠及村民尤其是脱贫户创收增收,耙田、育苗、收割、包装、物流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力,该村积极联系在家群众到岗务工。今年,龙岭村共带动超50名村民就业,为当地村民创收近10万元。

通过“紫米+”赋能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龙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用紫米产业的收益扩建了龙岭村新岭屯道路、新建了绿化花圃、绿化了村庄环境,还向龙岭小学捐赠了一批课桌椅和书籍。今年,该村利用自治区挂点帮扶项目资金25万元,完成龙岭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三楼及封顶建设;通过自筹及后盾单位捐助方式筹集资金13万元,建设龙岭小学游泳池;完成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4万元,用于修建综合文化楼前长50米、高4米的护坡及长840米、宽3米的村道,即将启动建设;利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完成村屯80盏路灯安装建设。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自治区“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区卫生村、贵港市“标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