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下湾镇:竹笋迎丰收 做强“笋经济”

2024-09-0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贵港讯 时下正是甜竹笋采收的季节。8月23日,在桂平市下湾镇浪滩村十八山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竹笋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竹林里,一棵棵竹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只见村民正拿着小锄头、铁锹和麻袋在竹林里穿梭,看到冒出头的鲜嫩甜竹笋便麻利拿出锄头往笋的根部用力一铲、一提,伴随清脆的断裂声,一棵新鲜肥硕的竹笋被完整采下。在加工车间,笋农正在分工合作,剥笋、装卸、分拣、加工……到处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

“7—9月是竹笋生长的旺季,下湾镇气候炎热湿润,非常适合麻竹笋生长,因此种出来的麻竹笋粗壮肥厚、笋肉洁白、笋味香浓,味道甘甜爽脆,既可清炒、炖汤,也可制作成酸笋、笋干等笋制品。”桂平市十八山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冬梅介绍,随着螺蛳粉销售火爆,市场对竹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竹笋作为螺蛳粉产业的上游原料产品,种植和加工正逐步成为竹笋发展的大方向。“今年合作社新增了竹笋种苗培育规划,计划培育10万株苗,带动更多人去种植竹笋。”王冬梅说。

如何提高竹笋的附加值,推动“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湾镇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引导合作社、农户因地制宜种植甜竹笋,引导致富带头人成立集种植生产、初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并建设3600平方米加工车间,采取“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的模式,链接螺蛳粉产业,为甜竹笋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提高竹笋附加值。同时,由合作社开展鲜笋集中采购,既解决农户鲜笋难销的问题,又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目前,下湾镇共有200多户农户种植甜竹笋,种植面积4000多亩,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其中,桂平市十八山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有基地和合伙基地共3000多亩,年产鲜笋75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1500万元。

“酸笋厂就在村子里面,割好削干净就可以直接卖了,合作社以每公斤2到3元的价格收购后,再加工成甜笋和腌制成酸笋进行销售,都不用往外拉,省心多了。”浪滩村村民杨勇清喜笑颜开地说,自己种了50多亩竹笋,年产量5万多公斤,年产值有10多万元。

“由合作社统一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对社员及镇上的种植户提供甜笋种植与管理等方面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竹笋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下湾镇党委书记刘海芬介绍,今年以来,下湾镇累计培训种植户300人次,为500多人次提供技术服务;每年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每年有50多万元的劳务费进入农户口袋。

此外,下湾镇今年还将新建1万平方米标准农产品加工厂房,“项目建成后,把鲜竹笋加工成酸笋、发酵笋干(面麻)即食脆笋、味付笋片、红油酸笋、笋酱等,以市场为导向,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竹笋‘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做强‘笋经济’。”刘海芬说。目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