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桂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桂平市坚持打造更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办事不求人、办事省时间、办事少花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用好“加减乘除法”,促进桂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法,“亲”上加“清”,打造亲清型政商关系
一是鼓励企业家积极参政议政。在我市今年两会期间,77名企业家代表共提交提案31件,为我市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开展调查研究。走访调研商协会24家、企业35家和工业园区5个,主动交友,问计问需于企,全面掌握企业发展情况,收集企业疑难问题5件,均已协助解决。三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各项利好政策;举办“鸿雁归来叙乡情 凝心聚力促发展”座谈会,与企业家开展面对面交流。粤港澳大湾区200多名桂平籍企业家共同出席大会,500多名全国各地企业家参加联谊交流活动。四是送法暖民企。举办第一期“法治助企”活动,近40位企业代表参加,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2家,为民营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减法,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激发民营经济新动能
一是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对禁止准入事项,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本单位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不得进入;对许可准入事项,包括有关资格的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等,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本单位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对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不违规另设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和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二是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防止滥用行政权力干预、限制竞争情形的出现。2024年1月至今,桂平市政府及所属部门新出台政策措施共6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完成审查文件6件,其中对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文件复核2件,审查以部门名义出台的文件4件,政策措施件数审查率达100%;清理、废除排除、限制竞争的文件、政策措施0件。未发现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出台政策措施的情形;未发现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未及时整改或调整的情形;未接到涉嫌排除、限制竞争行为问题线索;未因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问题,构成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被行政建议。
乘法,强化经营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加快信用修复办理
一是强化经营主体诉求响应服务,推行线上“一区通办”,实现线下“一号直达”“一窗受理”,各相关单位政务服务窗口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广西政务一体化平台、“智桂通”“桂商码”等渠道扫码反映问题,2024年1-8月,12315投诉举报中心通过广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办结涉及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企业年报、信用监管等咨询111件。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各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开展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加大行政许可和处罚公开力度。目前累计上报贵港发改委行政许可信用信息6105条,行政处罚信用信息1639条。6月份我市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排名第329,全区内9个县级市排名第3。
除法,清理政务服务事项不合规做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清除障碍
对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本部分取消了行政许可事项1项,许可改备案1项,优化审批服务5项,并对照国家改革事项保证事项名称、实施主体、层级、改革内容等要素相匹配,同时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上及时取消、调整发布了对应的实施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