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记者近日从桂平市获悉,桂平市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提高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数字引擎夯基础促提升。该市合理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项目,升级改造“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维护现有应急广播体系、村村通光缆传输网,推进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引导企业和群众创办网店、直播带货、视频农业。截至8月底,该市累计建设4G基站1595个、5G基站802个,建设千兆端口36.6万个,创建精品数字乡村示范村400个。444个行政村(社区)均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使用统一互联网出口,5G 网络、千兆光网通达率实现市、乡(镇)、村(社区)全覆盖。今年5月,该市荣获2022年度“全区政务外网运维先进单位”和“全区政务外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智慧农业提质又增效。桂平市借助数字化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推广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强种养殖业智慧监管服务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麻垌镇建设麻垌荔枝农业云服务平台,实现荔枝作物整个生长状态的数据采集,辅助专家随时随地访问荔枝作物信息化管理与指导应用,是桂平市“可视农业”的典范。今年,麻垌荔枝种植面积约8067公顷,荔枝产量约6.1万吨,产值约3.5亿元。石龙镇建设光谱灯促生长果园基地,每年可多收两批果,每公顷增产7500公斤。桂平市凤海综合养殖场通过应用微生物技术,解决了生猪腹泻性疾病问题,实现保育猪成活率达99.3%,育肥猪成活率达99.6%。截至目前,该市共有264家规模养殖场通过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认证;累计投入8509.73万元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设施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购置干湿分离机、污水输送泵、污水处理设备等946台。
“互联网+”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该市聚焦教育、医疗、农村就业、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就业”等服务,打造多元化信息化项目、信息化产品或应用,助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
“村民不用去市里定点医疗机构治病,凭社保卡到村卫生室治病也可以报销医疗费。”9月15日,南木镇龙门村卫生室医生杨汉旭帮村民看病、开药后,利用“村医通”终端设备为村民“刷卡”支付医疗费。
2022年以来,该市累计投资4.52亿元实施桂平市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采购多媒体教学一体机4138套、同步课堂教学系统4892套、实验室设备282套。同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构建移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服务人次超200万。此外,还通过“桂平零工市场智慧管家”共成交工单680单,涉及金额约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