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干净整洁,村民邻里关系和谐,文明宣传标语及墙绘壁画随处可见,修葺一新的民族特色土楼房,新建的竹文化厅……近日,记者走进桂平市江口镇东升村,一幅生态宜居的新乡村画卷尽现眼前。当地大胆创新,推动党建、文化、产业、风貌改造和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走在东升村百益屯整洁的村道上,记者大老远就听到一阵喧闹声,一抹抹“志愿红”手拿扫帚、铲子等工具正与村民们有说有笑忙着对村道、文化公园进行清扫。
村民陈柏连说:“以前的百益屯村路很杂乱,屋是泥砖屋的多。现在建了好多平顶楼了,村民们也知道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大家门前房后都搞得很整洁,村庄越来越靓。”
在东升村的《村规民约》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开展“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党员干部、乡贤人才共织志愿服务网格等,致力“约”出乡村人居环境新风貌。
据了解,东升村辖19个自然屯5205人,其中百益屯70%的村民是壮族。以前村里虽民风淳朴,但环境卫生脏乱差,偶有邻里纠纷闹上一闹。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东升村“两委”干部担起主心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巧用社会治理“一张网”,大力推行“一组三会”,引领村民协商自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村规民约》为统一行为准则,争议少了,邻里之间也更和谐。
桂平市江口镇东升村支书、主任罗永良说:“自从成立了这个‘一组三会’基本上没有大事发生,小事的话基本上不用政府和村委来解决,百益屯理事会这边就已经帮解决掉了。”
同时,以积分超市为载体,唤起村民主人翁意识,使村民不论民族差异,自发出让土地、出资、出力,参与到家乡建设上来。
村民王敏清很开心的告诉记者,没想到帮助村里打扫卫生、孝敬老人、维持和乐的家庭邻里关系就得到积分,可以拿来换生活用品。
说起村里的大变化,村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2020年以来,百益屯村民在罗先雄等乡贤的带头下,纷纷自发拆除废弃房屋,并自筹30多万元、投入近180万元推动少数民族村落村貌改造;屯里罗永强自愿免费出让自家二层楼房建成“村民议事厅”“党群连心室”,在这里,被评为“最美家庭”的支书、主任罗永良带头践行好家风的同时,与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一起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乡贤、村民齐心扮靓了美丽家园,全村也处处吹起了乡村文明新风。
目前,东升村已发展砂糖桔、沃柑、大青枣1122公顷,麻笋99.5公顷,引进20多间木材、建材加工厂等企业,产业发展让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达17万元。东升村也先后荣获自治区集成改革优秀试点村、贵港市乡村振兴优秀标杆示范村、第三批自治区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如今,在党建引领下,东升村如冉冉升起的太阳,依托“武平”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推动各项事业扬帆起航。